《社論》追求真善美的新聞理念

 |2010.11.11
1107觀看次
字級

「第二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日前舉辦頒獎典禮,今年並將獎項擴展到大陸、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地區,且增設「華人世界特別獎典範報人」,由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和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獲得。

發起「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的星雲大師說,設立這個獎是希望鼓勵媒體人,舉心動念都要更好、更美,負起監督政府施政,促進社會和諧的角色。

星雲大師對於媒體經營一向有深刻的理念和理想,早在二○○二年就發起「媒體環保日,身心零汙染」活動,呼籲媒體要做到「三不」,也就是不色情、不暴力、不扭曲;與星雲大師推動的「三好」運動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相呼應。去年星雲大師設立了「真善美新聞傳播獎」,期許成為「台灣的普立茲獎」,用意即在落實此一理念。

這次頒獎特別對於「典範報人」余紀忠和王惕吾兩位前輩的肯定。在台灣邁向民主政治、經濟繁榮、社會公義的過程中,兩大報系扮演關鍵的角色。余紀忠先生一生秉持「開明理性求進步,自由民主愛國家」的理念,無畏於任何政治勢力的威脅利誘,鼓勵第一線的記者客觀公正報導。王惕吾先生要求記者要做到「心中有自由,筆下有責任」,堅持「正派辦報」的原則。

「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不只以台灣為範圍,它擴及全球華人世界;因此這次頒獎的範圍涵蓋了亞洲地區的華文媒體,大陸地區的央視,香港的鳳凰衛視、信報、亞洲周刊,新加坡的聯合早報,馬來西亞的南洋商報、星洲媒體集團都獲獎。新聞獎項擴及整個華文世界者這是首次,讓整個華文媒體有一個共同的新聞理想,我們期盼未來在歐洲、美洲和其他地區也能有華文媒體獲獎。

這次頒獎的另一特色就是對終身奉獻於新聞工作者的肯定,聯合報顧問張作錦獲得終身成就獎;政大教授李瞻、上海交大教授張國良獲得教育貢獻獎,這是對致力於新聞工作和教育者的肯定。過去的新聞獎都只著重在線上的新聞工作者,而默默為新聞理念耕耘一生的人卻被忽略了。這個獎給了他們一個應有的尊重和公道。

傳播貢獻獎則是頒給當前為新聞工作有貢獻的人,包括王健壯、詹怡宜等多人獲得這個獎項。誠如王健壯所說,媒體應該追求影響力,新聞人要有勇氣對抗權威、對抗市場、對抗知名度的誘惑,更重要的是記者要保持熱情,不斷累積知識、求進步,否則「媒體怎會進步?社會怎會進步?」他的這番話也正代表著他們努力的目標,也是他們獲得肯定的原因。此外,還頒發了「潛力獎」給五位年輕的媒體從業者,鼓勵後進的意味不言可喻。

「第二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的頒發,獲獎者可謂實至名歸。當然,這個獎項的頒發是鼓勵傳播媒體能夠落實真善美的新聞理念,共同為打造一個美麗和諧的社會而努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