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確認高雄市鼓山區一名三十一歲女性,為今年登革熱流行季第三例本土確定病例。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三例本土病例都在高雄市,且新增病例與第一例確定病例同在鼓山區,相距只有一點八公里。由於往年病例多在六、七月出現,今年正式流行季還沒到,四月一口氣出現三例本土個案,疾管局非常憂心,呼籲民眾要提高警覺。
成大醫院小兒部主任劉清泉表示,登革熱症狀一開始與流感差不多,會發燒、倦怠、全身痠痛,發燒第三天開始起疹子,且白血球、血小板數值不升反降,這時八成患者就是染上登革熱。
若患者出疹子長達五、六天且合併高燒,就必須懷疑是出血性登革熱。這時,患者因血小板太低,破壞凝血因子,血液滲透到血管外,容易導致休克死亡。劉清泉說,過去治療時會不停給患者血小板,這是錯誤觀念,應持續給予患者體液輸液,避免休克減少死亡。
劉清泉說,台灣登革熱患者大多是五十歲上下成年人,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慢性病機率多,加上登革熱較少見,臨床醫師第一時間常忽略典型登革熱症狀,患者一旦染病,病程快且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