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麻六甲困境 石油源源不斷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09.06.28
1643觀看次
字級

做為海運量僅次於地中海的國際海上貿易通道,南海承擔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油和石油製品運輸,超過世界總量一半的巨型油輪途經這片水域;豐富的漁業資源及石油、天然氣蘊藏量,注定水域周遭各國的搶奪戰,其中又以油品消費大國美中兩國,對水下資源的爭奪戰最明顯。

一九九四年「聯合國海洋法」實施前,美國對這片水域的權益要求並不明顯,但在海洋法通過及鄰近各國包括中國、台灣、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汶萊提出海洋主權要求後,美國、日本動作就出來了。

對美日同盟來說,南海及麻六甲海峽占據關鍵戰略地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防戰略研究院教授戴思克(Barry Desker)舉出兩例說明。首先,經麻六甲海峽的石油運輸量,是蘇伊士運河的三倍、巴拿馬運河的五倍;其次,經麻六甲海峽的三分之二噸位,是由波斯灣運往日、韓的原油,今後將有愈來愈多運往中國。

蘇聯瓦解後,美國頭號假想敵無疑是中國,九一一事件後美國雖有求於中國,但卻有更多藉口在地緣戰略上達到「均勢」傳統目標。

對中國來說,百分之八十石油從麻六甲海峽經過,但中國遠洋海軍實力尚弱,甚至途中要經迪戈加西亞(Diego Garcia)美軍基地,印度洋上又有印度海軍支配麻六甲海峽,如何突破「麻六甲困境」,不僅關係中東和非洲石油供應能源源不斷,也成為中國領導人戰略上的重大課題。

二○○二年,中國和東南亞國協簽訂「南中國海各方行動宣言」,加上明年即將實施「十加一」,中國近年的確保持承諾「自我克制」,不讓南海爭議複雜化。但在大國爭奪油源熾熱的今天,重新審視南海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卻極可能成為「朝核」後的引爆點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