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陶冶性靈 人類希望

 |2009.01.13
1090觀看次
字級

台灣民眾對於去年完全是負面的印象,毫無正面樂觀的情緒。我們認為在人心難蘇息的時刻,大家心身困頓、情緒躁動,這時候最需要從宗教中尋找寄託,藉宗教來平息恐懼,找到平靜的出口。

因此宗教必須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藉由愛與關懷,撫慰心靈的躁動。

另一方面由於經濟不景氣,前所未聞的「無薪休假」成為熱門名詞,「裁員與強迫退休」更令人沮喪,導致失業人口激增,突然間生活天翻地覆的重新磅秤,於是自殺事件頻傳,心肌被絕望梗塞。

我們始終認為人要有宗教信仰,就有了目標和力量,藉信仰朝真善美的方向前進,如果平時我們經常禱告、念佛、向媽祖祈福,祈求內心的平靜與力量,成為習慣後,我們心中自然生出一種平和的善美力量,面對不如意,就有力量為自己重新尋找出口,更不容易鑄下類如自殺的大錯。

平心而論,當前在「心的指引」上,台灣各正信宗教正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人心蒼茫處用信仰點燈,以智慧的光明驅逐心中陰影,發揮協助眾生斷煩惱、除業障、離苦得樂的作用,洪曉慧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心是自己的,宗教只能指引心的方向,換句話說,自己心田自己耕,也就是所謂的「發心」。

星雲大師就指出迷與悟的差別,只在「一念之間」,迷時念觀音、拜觀音,其實沒什麼用,不如自己做觀音,才能在迷失中悟得歡喜自在。

台灣過去由於經濟繁榮,大家競相奢侈、誇飾、炫耀、迷戀物質、嚮往華麗的生活格調。現在經濟不景氣,正是我們摒除奢華、重拾簡樸的契機。

簡單地說,就是自己的「覺悟」。佛教講「因果」,如果「因」不存在,當然不會生「果」,當前人類的劫難,是人類的「共業」,因為大家造作不好的行為,所以才有這個不好的「共業」。

例如有了殺業,到處殺生,不愛惜生命,不愛惜大自然,大自然也會反撲,要淨化自己的身心,自己有道德,有慈悲,有智慧重新改過做人,有了好的「因」,自然就會產生好的「果」。

人的心靈需要地圖,知道如何選擇走向更寬廣喜樂的方向,在經歷了去年的掙扎與徬徨、迷失與錯亂,今年必須回到正確的方向。宗教就是我們的心靈地圖,宗教可以提升我們精神的壽命,不是有句話說「雖然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厚度」嗎?

去年大家的心中明珠,被金融海嘯封鎖;今年想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宗教必須承擔更重要的責任,走入人間,深入紅塵,發揚宗教情操、提升精神價值、匡正社會人心、倡導社會正義,協助大家克服自私貪婪之心,才是人類的希望所在,也是宗教存在「人間」的終極目的。〈系列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