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4金剛經講話】 金剛經講話第一四相寂滅起大乘行分第十四2

星雲大師 |2019.09.22
2996觀看次
字級
莫高窟第285窟婆羅門聞偈捨身本生圖/西魏/甘肅敦煌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講話

前分佛陀以身命施與受持四句偈等相校量,令大眾開啟般若功德無限的知見;此分則敘述須菩提尊者深解義趣,得四相寂滅,起忍辱大乘行。

一、深解義趣,第一希有。

二、不驚不怖,入般若海。

三、行大忍辱,離我法執。

四、除滅四相,發菩提心。

此分從須菩提尊者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掀開序幕。尊者涕淚悲泣為何來?深解之義趣又指何事?禪門中有所謂:「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如喪考妣。」吾人未徹見本來面目,昏蒙不明,誠足可悲!但為何已破無明殼子,返路歸家時,仍舊涕淚悲泣呢?

一、深解義趣,第一希有

前文中,須菩提乍聞「離相度生」、「無住行施」、「非相見佛」等教義,未免茫然,所以於第六分中曾請問佛陀:「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本文開頭則指出,須菩提已深解義趣,故「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者,即文字般若;深解即觀照般若,義趣指實相般若。良以由文字起觀照,由觀照而契實相也。尊者之涕淚悲泣,是為悲欣交集的心情,喜己身之桶底脫落,大事已明;悲眾生之沉淪生死,枉受飄零。

《普賢行願品》謂: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怖。何等為五?所謂:火不能燒,毒不能中,刀不能傷,水不能漂,煙不能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藥,貪火不燒,瞋毒不中,惑刀不傷,有流不漂,諸覺觀煙不能熏害。」

須菩提尊者已得菩提心藥,離五怖畏,不再漂流三界,此時,如水清魚自現,碧潭空映月。

有一個老人,鬚髮斑白,齒牙脫落,有人問他:「老先生!您今年高壽?」

「四歲。」老先生正經的回答。

「老先生!您愛說笑了!您看起來至少也有七十高齡,怎麼說自己只有四歲呢?」

「年輕人!這你就不懂了,我的年齡雖然已經八十歲,但是過去的生命是自私無知,只知道追逐聲色的享受,真正有意義的歲數只有四歲,那是我皈依佛教以後的生命,我開始明白要廣結善緣,求福修慧,為永久生命播種美好的因緣。在我了解生命的真諦之後,才算真正出生。因此,我只有四歲。」

須菩提深解義趣,讚歎一句:「希有!世尊!」這句「希有」,和第二分的「希有」,有沒有不同呢?

第二分的「希有」,是讚歎佛陀以日用尋常生活,展現本地風光,默示當下即般若全體大用。而此分之「希有」,是以文字般若引發觀照,令契真如實相。前之「希有」,如乍見華屋外觀之規模莊嚴;今之「希有」,乃登門入室見種種珍寶。

得聞是經者,成就聞慧也;信心清淨者,成就思慧也;即生實相,成就修慧也。由成就聞、思、修三慧入般若義趣,此功德最上第一希有,能信解受持者,即遠離四相,為人流中第一希有。

經文中:「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此三句蘊含深意:

「是實相者」,即文字般若。為對治凡夫外道,妄執虛妄諸相,以文字音聲引導,令除我執,以見我空之實相。

「即是非相」,為觀照般若。對治出世間之聲聞、緣覺者,執空相,以非相遣法執,以顯法空之實相。

「是名實相」,即實相般若。對治權乘菩薩,執非法相者,以是名除非法執,顯俱空之實相。

信解受持《金剛經》即如佛在、法在、僧在,三寶具足,只是吾人心志怯弱,戀繫諸相,鉤牽愛欲等境,如車輪不停輪轉,無有休息。四歲的老人有著迷悟不同的生命情境,吾人若能一念淨信,轉迷成悟,即坐擁般若珍寶,為無事貴人。

二、不驚不怖,入般若海

何謂不驚、不怖、不畏?《金剛經註解》曰:

得大乘聞慧解,一往聞經,身無懼相,

故名不驚。

得大乘思慧解,深信不疑,故名不怖。

得大乘修慧解,順教修行,終不有謗,

故名不畏。

傅大士頌曰:

如能發心者,應當了二邊;

涅槃無有相,菩提離所緣。

無乘及乘者,人法兩俱捐;

欲達真如理,應當識本源。

凡夫妄計五蘊為我,引生煩惱,造種種業。佛陀為破除此一妄執,故說五蘊無我之理,謂我僅為五蘊之假和合,並沒有常、一、主宰性。二乘人聞之而入無我,證得人空(我空),但雖入人空,卻未達法空之理時,猶認定五蘊之法為實有,佛為破除此一妄執,故說般若深慧,令彼等徹見五蘊自性皆空。由於尚不知法空,因此,聞「法無有」故驚,聞「空無有」故怖,於二無有理中,思量不能相應故畏。須是離二邊,人法俱捐,才能不驚、不怖、不畏,真正信解受持此經。

吾人學佛,以信為首,如《華嚴經》所說:

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

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

又說:

信能捨離諸染著,信解微妙甚深法,

信能轉勝成眾善,究竟必至如來處。

有一位雲水僧,行腳至某一個村落,看見遠遠的山上有著金色的光芒,以為有什麼得道的高僧,便循著光走到一間茅屋。只見到一位老太太喃喃念誦,「唵嘛呢叭彌牛」,每念一句咒語,就有一顆豆子自動跳過去。雲水僧驚歎不已,只因為老太太三十年如一日,每天念一斗的「唵嘛呢叭彌牛」,連無情的豆子都感應到老太太的真心,即使咒語的念法錯誤,但深心才是道場,不在言語思議。

真正的咒語,是謂總持一心,意念清淨。發出毫光的茅屋,就像我們圓淨滿足的本性,無諸煩惱蓋、無明障。《佛說無上依經》提道:

「一切如來,昔在因地,知眾生界自性清淨,客塵煩惱之所汙濁。諸佛如來,作是思惟:客塵煩惱,不入眾生清淨界中。此煩惱垢,為外障覆,虛妄思惟之所構起,我等能為一切眾生,說深妙法,除煩惱障,不應生下劣心。以大量故,於諸眾生生尊重心、起大師敬、起般若、起闍那、起大悲,依此五法,菩薩得入阿鞞跋致位。」

如來為吾等說深妙法,即客塵煩惱不入清淨法性,只是吾人信不得,因此歸家無門。在因地修行中,信佛有無量功德,信經法能發善根,信比丘僧能廣植福田,信有今世、信有來生,更要信得自性清淨,常生智慧功德。

三、行大忍辱,離我法執

成就第一波羅蜜,從忍辱中來。修持般若者,若無忍辱作為資具,起無我觀照,不得契入實相。諸佛菩薩度生離相,無住行施,如果沒有現前歷緣對境,又怎能成熟莊嚴的功德法身。

圜悟克勤禪師說:「大凡為善知識,應當慈悲柔和,善順接物,以平等無諍自處。彼以惡求及以惡聲名色加我,非理相干,訕謗毀辱,但退步自照。於己無嫌,一切勿與較量,亦不動念瞋恨,只與直下坐斷。如初不聞不見,久久魔孽自銷爾!」

佛陀以己身為例,往昔被歌利王節節割截身體時,因心無我等四相,不生瞋恨,是故成就第一波羅蜜。

據僧肇大師言,歌利王之名,有其另一層含義:「歌者,即是惡之別名。利者,刀也,非謂世間之刀。王者,心也,是用慧刀割截無明煩惱之身。」

不論是割截色身或煩惱之身,都必須憑藉般若慧力,蕩除四相,心不動搖,不起瞋恨,才能入般若功德性海,護念天下蒼生,令熱惱頓息,普得清涼。

吾人珍愛身體,百般呵護照料、裝飾打扮,如果能破除我、我所有的妄想,當逢人毀辱時,甚至行骨肉之身施時,自然能如飲甘露,不起愁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