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新台幣升值,「台灣錢,淹腳目」好景再度降臨?

文/趙淵海(全球經濟觀察者) |2025.07.08
360觀看次
字級

文/趙淵海(全球經濟觀察者)

台灣凡是資深人士,應該都還記得1980年代末期「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股市、房市都極度繁榮。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觀察,造成這種現象的最根本原因在於新台幣大幅升值。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從40以上,一步步貶到26左右。當時央行為了讓新台幣「有秩序」地升值,以免過度打擊台灣出口,於是買進美元,同時也釋放出大量的新台幣資金,而這些新增的新台幣資金,最直接的出路就是台灣股市及房市,因而引發一波「泡沫經濟」,之後許多投資人也都嘗到盛極必衰的苦果。

再看今年,從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解放日」新關稅措施以來,新台幣對美元又出現一波急升走勢,迄今約升值15%,於是又令人聯想到「台灣錢,淹腳目」的日子是否再度降臨?台灣股市、房市是否又將出現大行情?但深入觀察,似乎並非如此。據新聞報導,台灣預售屋成交量最近出現所謂的「斷崖式」急墜,台股則是與美國股市同步反彈之後,進入高檔震盪階段。

比較這兩次新台幣急升,可以發現其中存在重大差異。當年新台幣升值是將台灣多年來的經濟實力變現,而新增的新台幣資金能夠發揮出「財富」效應,國人則是雨露均霑。

然而這一次新台幣升值卻顯然不同,引爆的源頭先是來自美國川普政府一心想要美元貶值,使全球投資人對美元資產的信心劇降,美元因而對全球主要貨幣普遍貶值,新台幣自然不能倖免,而升幅也與其他亞洲貨幣大致相當。

新台幣真正「噴出」,是從5月初開始,原因有2。第1,謠傳美國在與各國進行貿易談判時,要求各國須使本國貨幣對美元升值;而且川普還可能視各國貨幣升值的情況,隨時改變關稅稅率。如此一來,新台幣自然是有升無貶。

第2,國內壽險公司及其他金融機構鑒於美債的殖利率遠高於台灣,因此將手頭多餘的資金,甚至還借入低利率的新台幣資金,轉換成美元後投入美國金融市場,以賺取利差;如果美元再升值,則未來將美元資產換回新台幣時,各機構又能賺到匯差。這套操作模式的專業名稱叫做「利差匯差雙套交易」(carry trade)。從2022年美國開始升息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的確居高,而美元對新台幣匯率也維持3年、4波段的升值走勢,這套「雙套」操作顯然相當成功。

然而川普上台後的種種經濟政策,使「套利」的美夢迅速破碎。台灣各機構持有的是龐大的美元資產,而用來兌換美元的新台幣資金,則是各機構的負債。新台幣升值使各機構美元資產的新台幣價值大幅縮水,但新台幣負債卻並未減少。

資產與負債之間出現「錯配」(mismatch),導致各機構發生嚴重虧損,壽險公司老闆夜不安眠,被迫認賠拋售遠期美元,來減輕新台幣可能進一步升值所造成的風險,因而引爆5月初以來新台幣的噴出現象。

不僅如此,一些金融機構的理財專員之前還遊說一些有意安排「以房養老」的退休人士,將現有住宅抵押,取出新台幣現金投入美債基金,進行「套利」,如今則面臨同樣的「錯配」困境。

因此這一波新台幣升值並未引進多少新資金流入,而是將尚未到期變現的美元資產先行賣出,屆時再將取得的新台幣資金用來減少新台幣負債,在本質上是針對先前的國外投資進行止損,因此並非「台灣錢,淹腳目」的戲碼重演。這也突顯出跨國「套利」投資本身所潛藏的重大風險。將本求利有理,一本萬利難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