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聆
今年教師節與中秋節接近,我在家守門,親身體驗何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總結成一個字,就是累。
某位學生發訊息說:「老師!我等下上班路過時,會順道拿個小東西(我做的泡菜)給您!」這成了我今天要等的第一位。另一位傳來訊息:「我有一瓶媽媽做的豆腐乳想給您分享,您今天別外出吧?」為表感謝,我立刻回覆「沒有!」還附上櫻桃小丸子敬禮的圖片。接著,小瑛捎來話:「自己種的檸檬,就只有幾顆,今年產量不好,但很香。我會掛在您門前的掛鉤上,不打擾喔!」她貼心地考慮到我和先生有午睡習慣,可是……我可不能錯過這次好好回贈她一罐上等茶葉的機會。
於是,我關掉二樓書房的電腦,帶著筆電移駕到一樓沙發邊,拉開窗簾留點縫隙,假裝不經意地等待。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一小時、兩小時,門外依然靜悄悄。我刻意探頭開門看了一眼,欸,掛鉤上果然有東西,是兩顆水梨!檸檬呢?顯然是熟悉路徑的美燁先來探訪。我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提早查看,不然這鉤子早已不堪重負。
正當我剛坐下休息,手機又跳出新的訊息:「我寄了一箱卓蘭的葡萄,中午左右應該送到。祝您教師節、中秋節快樂!」喜上心頭的同時,內心小劇場不斷上演,把來訪的順序排列再重排:甲乙丙丁變成乙丙丁甲,那個從上班時間改到下班,這個從黃昏推到了夜晚。年輕人事忙無可厚非,他們大概心想:「反正老人有的是空閒時間。」
然而,他們大概不知道,老年人雖有的是時間,但也有了更多小煩惱:要頻繁上廁所,難免錯過幾通電話;忙著煮飯炒菜時,又常得在抽油煙機和門鈴聲中抓狂選擇。當我忍不住回覆另一位:「沒外出啊,但您什麼時候來呢?」對方輕鬆回道:「傍晚前去就行,您別刻意等我。」殊不知,「不用等」反而讓我守了一整天︱︱這也是我自己放不下的執念吧。
等待之間,我翻起隨手放在旁邊的經典讀物,試圖平復心境。正好讀到這句:「當我們看到隧道盡頭的光亮,就不會畏懼穿越黑暗。人生亦是如此,若修行中能忍受苦難,但前方有光明在等待,豐盈在迎接,我們甘之如飴地走過便是。」對啊,那些計畫外的不定時驚喜,更顯珍貴。雖說等門費時又費神,但迎接門口的是一張張滿懷欣喜的笑臉,是璀璨善意與滿滿祝福的流轉,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終究,在每次開門的瞬間,我滿載感恩與幸福,而等待途中那些小小的疲累,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