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行旅】聽讀巴黎

文/周世雄 |2025.10.06
51觀看次
字級
亨利•德•米勒的雕塑作品〈傾聽〉。圖/周世雄
巴黎先賢祠廣場前文藝燈箱,印有阿根廷作家波赫士的名句。圖/周世雄
法國國家圖書館─黎塞留館。圖/周世雄

文/周世雄

只要聽到巴黎,總不免讓人在腦海中浮現出巴黎鐵塔的雄姿、塞納河的波光、凱旋門的大氣以及香榭麗舍大道的時尚精品……

然而此次的巴黎漫遊,讓我能從不同的面向去探尋她的另類風貌。看到一座位於巴黎聖猶士坦堂廣場前,名為「傾聽」的雕塑作品,創作者為亨利‧德‧米勒(Henri de Miller)。整個雕塑就是由側耳貼地的頭與拱著的手掌組成,極簡的構像卻引人無窮的遐思。乍看像似一耳在諦聽地下不為人知的祕密,而另一耳卻被外面的喧囂籠罩。到底哪一邊傳來的聲音才是最真實的?或許正在考驗著傾聽者的智慧吧!

對於我這位二次造訪巴黎的異鄉人而言,或許更想聽到的是整座巴黎更深沉而浪漫的悸動。聽聽塞納河流淌巴黎的衷曲、聽聽雨果創作《悲慘世界》的苦嘆、聽聽海明威曾流連於此的腳步聲。

此行也造訪了法國國家圖書館——黎塞留館,號稱世界最美的圖書館之一。個人覺得以「美」來定義圖書館,總還不到味;但若以閱讀可以變化氣質的觀點來說,或許可用「美」化心靈來詮解吧!確實,營造一種視覺美的氛圍,可以讓人沉醉在愉悅情緒中,而願意選擇翻翻書,倒也不失其誘導閱讀的良策。

對比在巴黎先賢祠廣場,看到一座文藝燈箱上面印有阿根廷作家荷黑‧盧伊斯‧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所寫的一句話:I always imagined that Paradise will be a kind of library.尤其文字上面配搭的照片更是撼動我心,照片中一名穿著儉樸的男子端坐在一間簡陋的屋子內,面貌祥和且專注在閱讀,好一幅沉浸在文字天堂樂園中的至美畫面!

我如此揣想著:如果能邀請這名男子到最美的圖書館裡,那他還會專心閱讀嗎?相反地,如果讓在黎塞留館中的讀者走進家徒四壁的屋子裡,他們還願意閱讀嗎?

巴黎就像一本無法歸類的書,堆疊載述著無可計數的豐厚內涵。她可以是你在徜徉塞納河畔冥想時的一首詩;她可以是你在穿梭巷弄間走入巴黎日常的一篇雜記;她更可以是你在陽光燦燦下尋片草地歇息時的一則小品。

有機會到巴黎時,別急著一口氣吞嚥她,細細聽聽她、讀讀她、感受她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