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重逢】中華藝術陶瓷推手任克重 文/歐銀釧 |2025.11.21 語音朗讀 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祥和居」大廳擺放著任克重珍藏的陶瓷及畫作。圖/歐銀釧任克重種植的九重葛。圖/歐銀釧任克重生前捐贈給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的菩薩像。圖/歐銀釧2009年任克重接受《亞洲眼》專訪,圖翻攝自《亞洲眼》。圖/歐銀釧 文/歐銀釧暮色中,桃紅色的九重葛沿著露台邊緣盛開,迎風搖曳。我們站在北投「祥和居」二樓往外看,晚霞斑斕。「祥和居」是中華藝術陶瓷公司董事長任克重(1921—2013)生前的住所,七月下旬,數十人於此聆聽陳新上博士演講「從中華藝術陶瓷公司談懷古陶瓷」。四周是精緻大型花瓶、缸盤、菩薩像……。這是文化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指導,台灣碗盤博物館、嘉祿陶藝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台灣早期藝術陶瓷系列講座之一。中華藝術陶瓷於一九五八年創於台北永和,一九六一年搬到鶯歌,一九六二年移到北投,是七○年代著名的陶瓷公司。員工人數最多時曾高達千人,一九九○年三月底封窯正式停止生產。台灣陶瓷文史研究室負責人陳新上熟識任克重,他說到:「中華藝術陶瓷的作品是懷古陶瓷,不是完全模仿古人的作品,任董事長聘請畫家參與創作,成功經營,影響深遠。彼時,一天即有百輛遊覽車載著旅人前來參觀,各國外賓來台幾乎必定到訪。」中華陶瓷早年員工姚淑燕、林秀霞、李秀蘭、林美枝、陳翠雲、林鳳美,也來聽陳博士演講。隔了半世紀,林秀霞看到自己早年繪圖的大陶缸,驚喜合影。他們還在泛黃的員工團體合影老照片,找到自己的身影。七十五歲的林美枝回憶:「一九七○年,二十歲的我任職圖案組,負責繪圖。月薪七百元新台幣,那時陽春麵一碗一元五角。公司福利很好,有量身訂作的制服和皮鞋……。」她隨身帶著當年的工作證,以及描繪圖案時的工作照片。林美枝後來嫁給曾是施釉組的同事,幸福美滿。七十歲的圖案組組長姚淑燕說:「我的青春歲月都在中華陶瓷,今天來到老闆的居所,好像回到家。當年,我們圖案組負責在陶瓷上畫基本圖案,留下空間由畫家繪畫。任董對我們很好,找國畫老師來教學,把我們當小孩子培養。當時很多外賓使節來參觀。最難忘是一九八二年,優雅美麗的摩納哥王妃、奧斯卡影后葛麗絲.凱莉來到工廠參訪。」台灣碗盤博物館館長簡楊同說:「位於北投的中華陶瓷是台灣早期藝術陶瓷的集大成者,不僅開創了台灣釉下彩繪陶瓷的工藝,更對日後北投、鶯歌等地的民生日用陶瓷製造、碗盤裝飾風格等產生深遠影響。」簡楊同率領專業人員忙著整理中華藝術陶瓷的作品和文件、照片,訪談畫師等相關人員,發掘藏在陶瓷器皿背後的時代故事,準備做數位典藏。目前「祥和居」大廳裡擺放著任克重珍藏的陶瓷,以及一幅大畫。十六年前我訪問過任克重,當時八十八的他說:「這是我最愛的畫作。我曾聘四十多位啟聰學校畢業的學生來廠工作,他們表現出色。其中一位更是才華洋溢,畫出幽靜的河流與壯麗山川,綠樹環繞,我總是佇足畫前,有如身處大自然。」 他偏愛一個青花瓷陶缸:「這是著名畫家周澄(1941—2022)的作品,一七八○年,周澄創作時,我在旁參與題詩的討論,山水有靈,筆墨造境。」他喜歡明代李日華(1565—1635)的詩句:「野橋新雨足,夏木轉多陰……」,彼時他呤誦這首詩,細說當年,直言:「這是永遠的珍藏,要我的命都不賣。」任克重祖籍河南,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系。「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我從上海輾轉來台,曾應聘在台北商專教會計。因緣際會,後來半路出家做陶瓷。那時,我才四十多歲,自己摸索、看書、看資料,實地試著燒製,常半夜起床,看著窯裡的火,看著火如何在窯裡走路。」「陶瓷是融合雕塑、繪畫、調色和燒製的藝術,在在考驗功夫。我把配方寫成一個個小標籤,綁在褲腰袋上,隨時拿出來比較、核對,隨時改進。我一頭跳進陶瓷世界,花了四十二年時光,這一切都是命運。」提到傳承問題時,他朗誦唐代詩人陳子昂(661-702)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言語中有著蒼涼感懷。任克重生前的祕書呂翠惠提起,二○○四年,八十三歲的他將自己收藏的四十三件中華陶瓷產品,捐贈佛光緣美術館,希望和人們分享優美的傳統文化。二○○七年農曆過年期間,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展出其中部份作品,吸引許多民眾。任克重也前往觀賞,當時他受訪,提到自己平日喜歡閱讀《人間福報》創辦人星雲大師的《佛光菜根譚》。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展覽組副館長妙仲法師回憶:「二○○四年,為了將任老先生捐贈的菩薩像搬進美術館,因菩薩高度一度搬不進電梯,我對菩薩像說:『觀音菩薩,請您自己進來!』奇妙的事發生,電梯門叩的一聲關上,真的搬進去了。」二十年來,這座菩薩像位於台北道場十樓佛光緣美術館,一打開電梯就看到慈悲的法像。老員工們聚餐,繪圖的李桂容和會計林瑩嬌等多人出席,大家暢談往日時光。專程從屏東縣林邊鄉來台北相聚的姚淑燕,分享多年前在祥和居二樓書房拍到的四個祝壽圓盤,上面有許多員工的簽名,她的名字也在其中。「那是任董六十歲生日時,大家送的。」呂翠惠說:「任董晚年喜歡坐在『祥和居』往外看,看天空看雲彩,看他親自栽種的九重葛。」我記得,十六年前,八十八歲的任克重曾說:「每天我靜坐於此,欣賞夕陽。每天我和九重葛說話,欣賞蔓生的枝條與鮮豔的桃紅苞片,心中充滿陽光。可是,我們如何能將暮光的色彩繪畫燒製?那道光分秒變化,瞬息萬變,凡人如何能掌握?」沒想到四年之後,二○一三年任克重往生,享年九十二歲。如今,他種的九重葛已二十多歲,每年依然熱烈綻放,一如當年他推動懷古藝術陶瓷的熱情。 前一篇文章 【詩】回 家 下一篇文章 【小腳的跋涉】幻想誌:火燒雲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3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4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5【海闊天空】濟州島旅記 解鎖美景美食2025.11.1506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⑨2025.11.1507【經典新話】歸亞蕾 超越世代傳奇影后2025.11.1508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9【營養專欄】掌握五原則 輕鬆控糖2025.11.1510川普第2任期 首軍售台102億2025.11.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分享時刻】荷花與火車【歲時.節氣】小雪──霜風一夜落寒林【我行遲遲】香藥中的逆增上緣【閃文集】貓咪成長的魅力【詩】大地之眼【詩】遊園地.競馬場 作者其他文章【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時光重逢】 壺納鄉思,彩繪揚瓷 ——林振龍的陶藝人生【時光重逢】貓咪、海洋、咾咕石─法國畫家佛洛宏‧夏弗耶的望安時光【遇見荷】思念是一瓣輕舟【時光重逢】荷香千里【遇見荷】如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