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圖

文/江江明 |2025.10.06
99觀看次
字級

文/江江明

人生如河,東飄西盪,一旦開了端便只剩流逝,或許一路走得太快,沿途風景都似蒲公英飄浮迴旋。



法寶堂裡座無虛席,會場如河口盈滿低語。南華大學高俊雄校長開始播放提前準備好的簡報檔,其中一張照片如漣漪擾動著我。畫面中,兩位臉龐被馬賽克遮掩的學生與高校長合影,橘色的上衣與綠色衣褲,頭髮一短一長,各自剪出命運的輪廓。其中一位女孩手上刺了青,字句如藤蔓纏繞,彷彿手腕上嵌刻的故事,三人合照的背後,恰巧是公告欄,布置新巧,橫幅寫著一行小字:「勵志上河圖」。

我一眼即知照片的特殊性,這所學校隸屬法務部矯正署,前身正是少年感化院。高校長細數與該中學校長談話的往事,以及機構的老師們如何關愛孩子,不但親自送至學校宿舍,臨別之際還落下不捨的眼淚,千叮萬囑,一定要好好把握學習的機緣,期許二人明白生命獨一無二的價值,自珍自重。

這張照片勾起我的往事,我憶及也曾前往另一所北區矯正署教育機構探望B。那天,我和母親從桃園市區搭公車前往,熱浪席捲的七月,陽光鞭笞著樹影,沿途皆是石棉瓦覆蓋的農舍,夏日酷暑,公車行經鄉間滾燙的柏油路,車門偶爾開啟,車內立即感受到一陣炎風襲來,恍若火焰燒竄。母親一路上話語稀少,手裡拽著大小包,水果、肉乾、零食與各種衣物。母親昏沉閉眼,如枯葉頷首,單薄瘦長的身影,如一株炎炎夏日的老樹,在引擎與空調轟鳴的聲響中微微顫動。

下車後,隨即看見陳舊金屬站牌,字跡被風雨蝕刻得面目模糊,鏽紋斑斑。我們朝鐵柵欄的大門走去,管理員坐在登記窗口後方,制服齊整,登記簿上密密麻麻許多訪客姓名與時間,母親突然想起什麼,輕聲交代我與B先見面,她還得上福利社再添些日用品。

鐵柵門之後,另設一道玻璃門,檢查人員喚我過去,示意例行檢查。我像木樁人張開雙手,外套,口袋一一翻檢,確保沒有任何尖銳的物品或錄影設備。那時手機尚未普遍,我身無長物,窮學生一枚。檢查完畢,進入會客室,又是另一道門。不到二十坪的空間隔成兩區,前面是入口,擺著三人座黑色沙發,後方隔著厚重的玻璃壓克力板,收容人從另一道小鐵柵門出入,六張椅子排整齊,前面都有電話,隔板另一端是探視者座位區。

我依指示靠右第二張椅子坐下,審視橫在眼前的巨大透明玻璃,喉嚨彷彿卡了荊棘,一陣刺痛,無法言語。B從另一端來,鐵門開啟,手上沒有鐐銬,頭髮極短。他示意我拿起綠色話筒,聲音微微懸吊在彼端。

他說每天都要跑五千公尺,身體好多了,請我們不用擔心。我和他閒話家常,問有無缺什麼,他說每日鍛鍊,三餐之餘仍嘴饞。突然,他問了一句,媽呢?怎麼沒進來?

我回說母親再去福利社一趟,因為怕日用品還短少。

B臉上表情空白,繼續談院裡的生活,沒事就是運動,烹飪考中餐證照,他細數日常,每日五點半起床,沿著紅土操場跑五千公尺,汗水與腳步交錯奔馳,日復一日,全是十幾歲的年輕人。

我看著眼前的B,彷彿變得陌生而不確定。從小到大,我們一開口就是爭吵,彼此性格衝突,缺乏同理。他年幼時即知自己非母親親生,成長的過程備極辛苦,我們也無法理解,更無法像家人接納與善待,偶爾打鬧,一發不可收拾,言語往往毒如利刃。

國中以後,B開始逃家,無數不肯回家的夜晚,他曾用特殊工具任意撬開鎖頭,騎著偷來的機車四處遊蕩。午夜霓虹,他與陌生人交換神祕的包裹,彷彿密密麻麻的魚群聚食。黑夜裡,一大群人相約便利商店附近,男男女女,不久便騎車呼嘯而去。有段時間,我經常誤認住家附近某群人是B與他的朋友,說不出對他的複雜情感——既恨且憂,或有愧疚。究竟是這個家毀了他?還是他毀了自己?我不能確定。但我確定害怕看見清晨才返家的他,冷淡無語的臉。我怕看報紙,更怕在電視新聞上看見他——如果只是蒙著臉,落魄被綑綁也就罷了,但如果再見時,竟是包裹他年輕身軀的冰冷鐵櫃……

我不敢再往下想,此處相見,已是命運最慈悲的安排。

我眼角餘光停在隔壁一位平頭濃眉的年輕人,他對面坐著染酒紅髮色的女孩,牽著孩子。他們這麼年輕就為人父母,令人難以想像。人生如河,東飄西盪,一旦開了端便只剩流逝,或許一路走得太快,沿途風景都似蒲公英飄浮迴旋。

那年輕人竟和B的身影如此相仿,我忽而詫異,他與B簡直就是同一人。我在心底自問,他何以被命運帶至此?也許只是一個念頭的枝枒,尖牙般生長,最終刺穿了人生。又或者他們只是迴旋在河水深處,躲在石縫裡的水草,河岸上的陽光照不見河床,砂土石礫。偶爾揚起,彎彎曲曲的漩渦,流過一整座黑夜之城。

眼前的B聲音忽而轉小,問我有沒有她的消息?聲音壓得很低,彷彿刻意避開所有的人;其實根本避不了,因為連探望的通話都會監聽,我偶爾寄給他的信應當也都拆開來檢查過,他寄回家的也是。B信件裡說話的口氣似乎變了一個人,我疑惑眼前的他果真是我那不馴的家人?

他問起服刑前短暫交往的她,問她是否來家過?我想起最後一次見她是數月前,一個男孩用摩托車載著她到家門口,按了電鈴,她說要把櫃子裡的衣服都帶走,還有幾件私人的物品,她打聽了B的地址,但始終沒有來過,也沒有信,我對B說,不曾再見過她。

我說了謊,那謊言像一片霧,遮掩了河岸真相。

母親遲遲未進來,我當然知道原因。那天,她始終站在門外,像一棵無聲的樹,深深埋在靜默的泥土裡。她的雙頰也有河,河岸堆石,暈開水花,在眼底泛流成災。她與B的河,終究匯成一條人生之河。B的上河圖,也是那兩個女孩的上河圖,支流之外的支流。在人世無垠的岸邊,他們蜿蜒而行,涉水而過,舟行河上,石縫險溝,儘管水路崎嶇彎折,或者終有一日,B會真正懂得,他不僅是被水推著走的人,也能在水中刻出自己的方向,只要不放棄,生命的支流必有歸返之期,最終匯聚成廣袤無垠的藍色海洋,那裡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是水之發源,是故事的開展,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亦能倒映出無限的世界。而世間,也必然有無數條母親的河,以水之意志,千川映月,靜靜流淌,她們不語,卻在記憶的深處,化作隱伏的水紋與流光,圍繞拍擊靈魂的心岸。

我在眾人靜默聆聽的法寶堂會場,凝視照片裡的兩個女孩,眼底忽然漫浸了河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