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千年一會,默默凝視

文/楊渡 |2025.10.02
62觀看次
字級
圖/楊渡
圖/楊渡

文/楊渡

大足石刻的背後,藏著深深的悲憫心念,非常讓人感動。它讓我想到巴塞隆納的高第。

重慶大足石刻的設計者趙智鳳(1159~1249年),一名智宗,南宋昌州(今重慶大足)人,南宋寶頂石刻創鑿者。他自幼出家,十九歲回鄉,開始決定要在石崖上刻下佛像。他設計了各種佛像,包括:千手觀音(千手千眼的複雜構圖)、三尊大佛(七米高),無數代表著俗世流轉的勸世寓言,以及六道輪迴等等,全部刻在五百多公尺的山谷石壁上。

想像那麼複雜的設計,花了七十五年時間雕刻,或可能因工匠還在延續工作,而長達一百多年,直到最後,可能因為戰亂才停止,留下一點未完成的部分。

大足石刻還有其他幾座山,這次沒能去看。但它們是從唐朝末年戰亂,皇室流亡入蜀國,才開始傳入石刻工匠的技藝。那幾座山的佛像,據說從唐末就開始雕刻,前後用了兩百多年的時光,把生命的省思,佛陀的祝福,人世的觀省,輪迴的啟示,千手千眼觀音的祈禱等等,一一刻在石壁上,而得到永久的留存。即使風化、雨淋、雷打、崖落,仍留存了大部分。

從唐朝一直到宋朝,多少人在寂寞的山谷,慢慢雕刻,多少佛弟子到處化緣,得到俗世的幫助,才得以募集並養活上百人工匠,完成那樣的偉大工程。特別是要在堅硬的石壁,雕刻七米高的佛像,每個部分都非常精細,那是要構築怎樣的工程架構,才能讓工匠爬上去,用大鐵錘粗雕,再用雕刀細琢,才能磨出如此慈祥的面容,慈悲的眼神。

那是多少匠人的心血,才能完成的工藝。

我想到畫下聖家堂草圖的高第。他盡全力畫出聖家堂那麼複雜的構圖,一生未能完成,而後世,花了百年時間也還未完成。想想大足石刻,是要一個怎麼樣的太平盛世,怎麼樣的一個安定繁榮的時代,才能支撐出這樣的工程,完成一個佛弟子趙智鳳的信念。那是怎麼樣的一個對於藝術、美、宗教和信仰的堅持,才能夠完成的大願。

我忍不住想到,像這麼美好、偉大的藝術作品,絕對不下於建築在教堂上的高第雕像,卻沒有像巴塞隆納宣傳高第的聖家堂一樣,讓全世界知道,多麼可惜啊!

而趙智鳳也像謎一樣,除了是一個虔誠的佛門弟子,卻少有更多的故事。

多麼希望,大足石刻的故事,可以如日本作家井上靖寫出《敦煌》那樣的傳奇小說,讓世間流傳。

望著石刻,想想,人的生命多麼有限,千年前留傳於世間的石刻,曾看過多少朝代的興亡,多少生命的死亡與輪迴。

當看著石刻的我們,為它興嘆之際;石刻,何曾不會為人世的短暫無常,轉瞬消逝,深深嘆息。

誰在為誰嘆息?佛像和我,默默凝視,難得有緣,千年一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