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琨 積極追夢身障不設限

文/黃作炎 |2025.08.30
254觀看次
字級
今年6月,高雄市身心障礙者技能發展協會前往廈門與當地殘障朋友交流。王燕琨為前排左3。圖/王燕琨提供
王燕琨充滿特種軍魂,積極挑戰各種極限。圖/王燕琨提供
王燕琨在教練指導下,挑戰高空跳傘活動。圖/王燕琨提供
王燕琨充滿特種軍魂,積極挑戰各種極限。圖/王燕琨提供
王燕琨充滿特種軍魂,積極挑戰各種極限。圖/王燕琨提供
2017年榮獲周大觀「生命鬥士獎章」。圖/王燕琨提供
王燕琨充滿特種軍魂,積極挑戰各種極限。圖/王燕琨提供

文/黃作炎

壓克力晶體雕刻家王燕琨,從小因病導致肢體有礙,國小畢業後輟學習得多種技藝傍身,還深入壓克力晶體藝術雕刻……熱愛戶外活動、出國旅遊的他,雖然沒有機會當兵,卻喜歡挑戰各種極限運動,從不斷自我超越中,豐富精采人生,也提升晶雕藝術創作的層次……



許多人對坐著輪椅的王燕琨,第一印象是:笑容陽光、個性爽朗,充滿硬漢精神。而他也確實是個凡事抱持正面思考、開朗迎接每一天,真實活出「心無障礙,天地寬闊」人生態度的人。

韻味人生雕琢細打磨

王燕琨平日的工作,除了接大型廣告看板設計之外,還潛心鑽研晶體雕刻,作品栩栩如生,空暇時則會號召身障朋友走向大自然,生活過得充實、精采。

「年少時曾為了追求『成功』,一心只投入賺錢,直到走向戶外、挑戰身體極限,對生命有了進一步思索,才開始認真雕琢透明晶體,也逐漸雕琢出有韻味的人生。」

如今,王燕琨專心致志的在刻壓克力材質上,細膩雕琢出起伏、轉折的刮痕、坑洞,讓不完美的生命,綻放出亮眼的光彩。「晶雕藝術,刻的是作品,雕的是我的人生!」王燕琨常以晶雕銓釋自己跌宕的命運。

國小畢業輟學當學徒

王燕琨一歲罹患小兒麻痺,導致雙腳無法像一般正常孩子跑跑跳跳,父母為讓行動不便的他能獨立生活,送至伯大尼兒童之家就讀,身邊的同學都和他有類似相同的狀況,心態上不覺得自己和他人不同,依舊樂觀的過著童年生活。

國小畢業之後,父親為了讓王燕琨日後在社會上能有立足之地,拜託各行各業的友人收兒子為徒,教授各項技藝,如:噴霧器製作、寶石研磨、貝殼雕刻、壓克力晶雕、廣告招牌製作……最後更送兒子到鳳山的雕刻工廠學木雕。

「那段當雕刻學徒的日子,大多在做打雜小弟的工作,當時身子瘦弱,但搬板子、打磨版,我還是親力親為,不以為苦。」王燕琨至今猶記父親曾說:「學會一技之長,便不至於一事無成。」深刻的庭訓,讓他長大後果然在社會上站穩腳步。

立足社會賴多學多能

雖然習藝過程中吃過不少苦頭,但王燕琨非常感謝父親當年的先見之明,也因為有這些歷練,才有今日不受身體障礙限制,走出一片天的晶體雕刻家王燕琨。

王燕琨的學習過程艱辛,長大後在職場上也不輕鬆。「人們對於身障者與一般人的態度真的不一樣,一路以來,我時常被欺負及不公平對待,卻只能逆來順受,但也因此更透徹明暸:身心障礙者唯有自立自強,才能在社會立足,而要能自立,一定要多學多能。」

好在家人和與有類似背景的伙伴們一路支持、陪伴著他,讓王燕琨再苦都走得下去,有勇氣掙脫先天缺陷帶來的不利。

晶體雕刻美麗新世界

王燕琨回憶生命的轉折點,出現在木雕學了一年多之後,他想繼續學佛像雕刻,結果因緣不具足十天後打算離開,剛好此時親友輾轉介紹他學習寶石雕刻,王燕琨想著:「同樣是雕刻相關技術歷練,就試試看吧!」就這樣,他一腳踏入「晶體雕刻」的藝術世界。

王燕琨仔細揣摩晶雕藝術,發現晶雕正面看到的美麗圖像,背面其實是一道一道的刮痕,而這些用有粗有細鑽頭微微轉動、刮擦出的累累刮痕、坑洞斧鑿,翻到正面竟是一幅構圖完美、精美亮麗、意境深遠的藝術作品。

克服逆境且迎難而上

他從中悟出一個道理:晶雕創作如同人生,要在背後不斷淬鍊、鑽鑿、刮擦之後,才能展現充滿力道的鮮活生命力。「當體會到這一層次,我便愛上了晶雕藝術。」

創作時,王燕琨穩穩地握著電鑽,微微地移動鑽子,不時變換著各種功能的鑽頭,一刀一痕雕鑿出不同質感、層次、遠近、亮麗、璀璨的作品;平日生活裡,他生性樂觀,接受自己身體有缺陷的事實,卻不認為自己不如人,對新事物既好奇又勇於探索。

王燕琨認為,生命處處有逆境,每個人都要學習面對及解決難關的態度。「當我們習慣去面對、去解決難關,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也無法阻止向前邁進的力量!」

有鑑於親身的遭遇,王燕琨一心希望自己,能帶給跟他一樣身體不方便的人,更多勇氣面對人生,在15年前成立高雄市身心障礙者技能發展協會,幫助身心障礙者提升職業技能,爭取藝術創作空間,建立與社會互動之平台。

近年來,他更善用身障朋友有優先承攬政府採購案的機會,積極協助身障朋友改善經濟弱勢現況,更致力於幫助身障朋友走出蝸居,走向戶外及大自然,迎向海闊天空的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