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之旅】南潯古鎮 古今交融獨特風景 文/記者邱犇 |2025.08.23 語音朗讀 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每年一屆的南潯古鎮槳板公開賽在南潯古鎮舉行,來自各地的300多名選手參與角逐。圖/新華社南潯古鎮景區遊人如織,遊客坐船遊玩,樂享休閒時光。圖/新華社清晨,南潯古鎮景區寫生的學生記錄運河古鎮美景。圖/新華社原生態江南古鎮讓遊客流連忘返。圖/新華社 文/記者邱犇傍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南潯古鎮,船不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還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古鎮保留完好的建築群,懿德堂、尊德堂、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今年1至6月,南潯古鎮累計接待遊客量超過1500萬人次。夏日,晨曦微露,欸乃悠悠,小蓮莊荷花競相綻放,搖櫓船划破寧靜水面。河邊茶館裡,品嘗南潯三道茶,巴西遊客伊蓮娜開啓了新的一天。「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江南!」她激動地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感受,「我帶著媽媽來上海遊玩,順道來到南潯,真是不虛此行。」有朋自遠方來。愈來愈多像伊蓮娜這樣的國際遊客,來到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遊玩。今年一至六月,南潯古鎮累計接待遊客量超過一千五百萬人次,同比增長百分之五十三;其中接待境外遊客七點九萬人次,同比增長百分之一百零一。聚焦古鎮本色每天早上五點多,古鎮老街還籠罩著微青色的稀薄晨光,「狀元樓」麵館前已蜿蜒排起不少食客。一聲輕微的「吱呀」打破寂靜,店主周建英推開木質的大門,熱情招呼客人。食客隊伍中有本地居民,也有慕名而來的遊客,還不乏國際遊客。「狀元樓」賣的雙交麵,和南潯的「三道茶」一樣,都是當地特色,在百間樓河東的囿舍民宿,經營者張蕾正向幾位國際遊客展示三道茶文化。三道茶由甜茶、鹹茶、清茶三部分組成,分別對應「甜、鹹、淡」三重風味,暗含「人生三味」的文化寓意。俄羅斯遊客弗拉基米爾原本先喝了清茶,得知品嘗順序後,立刻要求重新按序品嘗。「江南一帶待客是極熱情的,甜茶以糯米鍋糍加白糖、桂花沖泡,客人上門先泡甜茶,表達『甜介甜,甜一年』的祝願。」張蕾介紹,「鹹茶以熏青豆為主料,配以胡蘿蔔絲、橘皮等七種輔料;清茶則選用紫筍茶或江南綠茶,滋味清冽,寓意返璞歸真。」素壁清朗,半窗透透,囿舍民宿主體建築為明清古宅改建,保留青磚黛瓦、馬頭牆等傳統元素,同時融入現代設計,形成古今交融的獨特風格。「我們希望民宿能依託於古鎮,相融於古鎮,展現江南的小巷人家的現代風貌。」張蕾說。囿舍民宿還與景區合作,住客可以在碼頭免費乘坐接駁船,沿水路直達民宿,既能享受便捷服務,也能更好欣賞南潯風景。在這個傍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古鎮,船不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還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每天早上和下午,遊船載著扮演新人的演員,上演「水鄉婚禮」。喜慶的婚船上,「新郎」與「新娘」手挽同心結,站在船頭沿河巡遊。綠波蕩漾的河道上,大紅船隊格外醒目。水上接親、新人祈福等環節,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體現了古鎮文化的傳承。同樣令海內外遊客讚歎的,還有古鎮保留完好的建築群。懿德堂、尊德堂、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潯商群體將與外商交往中所體會到的文化藝術和生活方式,與江南的傳統建築融合,呈現出中西合璧的風格。走進張氏舊宅建築群,傳統的江南廳堂與浪漫的歐式建築被高高的馬頭牆攬入一院,中式廳堂安裝著西式天花板,鋪設著進口釉面花紋地磚,巴洛克式的建築物上又雕刻著牡丹等中國傳統花卉圖案。「不少外國遊客表示,沒想到外觀如此中式的大院內,居然有他們國家風格的建築。這種『中西合璧』讓他們很受震撼。」南潯古鎮導遊徐佳穎說。激活市場潛能「我有一段情呀,唱給了諸公聽,諸公各位靜呀靜靜心呀……」藏身南潯古鎮的絲竹會館,每天安排八、九場評彈演出,節假日幾乎場場爆滿。遊客有的提前在網上購票,有的則是被聲聲婉轉的彈唱吸引而來。土耳其遊客埃爾坎便是出於好奇走進這裡的。埃爾坎駐足張望間,絲竹會館評彈經營者邵劍走上前打起招呼:「Welcome to Nanxun to enjoy Pingtan(歡迎來到南潯欣賞評彈)!」餘音還在梁柱間繚繞,埃爾坎便躍躍欲試,主動要求上台體驗。評彈演員輕輕撥動琵琶弦,放慢節奏,帶著埃爾坎唱起〈茉莉花〉。埃爾坎模仿著演員的動作,用不太標準的中文唱起「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引得陣陣掌聲與笑聲。「其實歌詞我不完全懂,但那種情感——憂傷、喜悅、講故事的感覺,我能感受到!」埃爾坎說,「這樣的體驗太有意思了。」如何將靜態文化IP轉化為動態旅遊產品,是南潯古鎮邁向世界的關鍵。近年來,南潯區聚焦文化場景、文旅業態、文創產品,對南潯古鎮景區進行再提升,一項項有江南特色的文旅體驗活動應運而生。評彈之外,非遺體驗也是南潯古鎮有代表性的業態之一。 前一篇文章 【大陸產業發展】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 下一篇文章 創新讓南潯不再「難尋」 熱門新聞 01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2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⑭2025.08.1704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2025.08.1705新竹.五峰 原鄉祕境湧風雲 矮靈夜祭傳古韻2025.08.1806普中好苗子校友獻卡片 感謝星雲大師裁培2025.08.1807【人間行者心】盛夏走讀:一場身心靈的清涼饗宴2025.08.1708核三重啟 238專家連署力挺2025.08.1809增電網韌性 啟動電纜地下化規畫2025.08.1710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從善如流2025.08.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創新讓南潯不再「難尋」【大陸產業發展】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見證西夏王朝 融入佛教信仰【考古的故事】西夏陵 承唐仿宋的帝陵遺址朝向綠色低碳轉型【文創之旅】尋古訪今遊邯鄲 作者其他文章創新讓南潯不再「難尋」輪椅作家 洛洛 用紙本書留下活著的見證【微文創大翻轉】東平大宋不夜城 帶著遊客穿越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