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讓南潯不再「難尋」

文/記者邱犇 |2025.08.23
33觀看次
字級
南潯古鎮 圖/新華社

文/記者邱犇

近年來,南潯古鎮持續推動文旅產品創新,豐富旅遊體驗,讓南潯不再「難尋」:以體驗型、數智化為定位,加快中國電影資料館、張龍翔故居、沈尹默故居等在建場館開館;開發運河長桌宴、「演藝+餐飲」、四象八牛私房菜等文化餐飲;研發推出「絲綢帳房」劇場、「運河上的書市」等一批精緻小項目。

深度體驗了解歷史

「一枝湖筆是怎樣製作而成的?從原料進口到出廠,一般需要經過擇料、水盆、結頭、裝套、蒲墩、鑲嵌、擇筆、刻字等大工序,細分有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在南潯非遺館,湖筆手工藝者張毓文向遊客詳細講解湖筆的製作工藝。

張毓文說,近幾個月非遺館的「洋面孔」明顯增多。「每天都有外國遊客。既有團隊,也有不少散客。他們不僅喜歡了解湖筆的歷史,還喜歡深度體驗。」

在湖筆非遺體驗課堂上,張毓文通常會帶遊客體驗擇筆技藝。她將筆頭在乾燥狀態下散開,一手握住筆桿,一手拿著修理工具,迎著光線將沒有鋒穎的筆毛揀去。

「湖筆工藝尤為重視鋒穎,擇筆需要很強的耐心和觀察力。」張毓文說,「我們希望國際遊客能體驗非遺技藝,帶走一件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還能記住一個中國故事,感受中國人的智慧和溫度。」

了解古老姓氏文化

除了非遺體驗,在文化消費蓬勃發展的當下,文創產品正成為傳統文化的新載體。

走進小蓮莊「南潯禮物·步步生蓮」官方直營店,各類文創產品琳琅滿目。通津橋紙雕燈採用高精度激光雕刻還原數百條線段,近十層鏤空圖案依次重疊後,呈現出通津橋兩岸鱗次櫛比的細膩街景;「潯象元寶」系列盲盒則以古鎮吉祥物「潯象」為主角,讓定勝糕、熏豆茶、湖筆、潯蹄等特產變得憨態可掬。

「這裡最受外國遊客歡迎的是這款姓氏掛墜,我們都挺驚訝。」店員費蘊霞展示道。只見這款掛墜中間雕刻著不同姓氏,搭配精緻的珠鏈掛繩,陳列在收銀台旁。「因為他們的姓氏和我們不同,可能是買來送人,又可能是想藉此了解中國古老的姓氏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