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創大翻轉】東平大宋不夜城 帶著遊客穿越宋朝 文/記者邱犇 |2023.12.23 語音朗讀 6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沉浸式劇場「遇見羅貫中」在羅貫中紀念館舉行。圖/新華社「不倒翁小姐姐」在大宋不夜城表演。圖/新華社大宋不夜城夜景。圖/新華社遊客在大宋不夜城街道「華燈錦里」遊玩。圖/新華社 文/記者邱犇「今年大宋不夜城可真是火了!」從山東濟南自駕而來的遊客王學峰感歎道。一場人間驚鴻宴,一睹大宋盛世顏,從今年初,山東省東平縣大宋不夜城盛大開園,便在網路平台上迅速走紅。夜幕降臨,華燈亮起。轉眼間,東平大宋不夜城讓人彷彿置身於宋代繁華市井中,儼然一幅「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生動景象。宋朝,可以說是中國夜經濟最為繁榮的時期。北宋建立後,國都開封的坊市制度徹底打破,居民面街開肆。當時的夜市上,人員往來,叫賣聲綿延不絕。在《東京夢華錄》中,「一天燈霧照彤雲,九百遊人起暗塵」的描繪,既籠罩著迷離詩情,又襯托出「車馬闐擁」的景象。作為鄆州和京東西路治所的東平府,也成為中國最繁榮的城市之一,蘇軾詩中「名都信繁會,千指調笙簧」描繪的就是東平府。「大宋不夜城的建造,是依據張擇端筆下的汴梁盛景所設計的。」大宋不夜城工作人員劉陽表示,「景區依託原本的水滸影視城,占地四百畝,升級改造面積二萬五千平方公尺,按照一街兩巷多點的不夜城模式,打造集演繹、美食、娛樂、科技、文化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旅項目。」大宋不夜城的主街道「華燈錦里」,總長五百公尺,寬十一公尺,沿街兩側的府邸建築、商鋪和夜市攤位燈火輝煌,展現出繁華熱鬧的場景。在這條長街上有十八幕傳統藝術演繹,每天晚上,演員們身著宋制漢服,有的和著歌樂敲起宋代街鼓;有的彩袖翩躚,跳起一支優雅的宮廷舞;有的化身「聖手書生」,伴著音樂筆走龍蛇……「這些表演都是以宋代傳統文化為底色,再進行現代改編,讓遊客更能夠接受、欣賞。」劉陽說。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最喜愛的還得是不倒翁表演。」王學峰道出了不少遊客的心聲。衣裙輕舞,巧笑倩兮,「不倒翁小姐姐」燕孜婷和往常一樣,經過一個小時的化妝,用布帶將雙腿固定在半圓形金屬道具的支撐鐵架上,站上舞台進行表演。音樂聲起,燕孜婷隨著節奏起舞,一顰一笑將宋朝佳人的神韻演繹得淋灕盡致,時不時還給觀眾發去棒棒糖、玫瑰花,台下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平常表演的時候,舞台下面可以說是裡三層、外三層,大傢伙都非常熱情。」燕孜婷說,可能因為自己在短視頻平台有一定流量,不少遊客專程從外省來看她。一九九八年出生的燕孜婷,原本在西安「跑活兒」,接各類漢服、不倒翁的表演。大宋不夜城爆火後,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哥哥」便推薦她來了這兒。「當時在西安四處奔波,收入也不穩定。我對『好客山東』的人文底蘊印象特別好,聽說這個工作機會是來東平,毫無猶豫就答應了。」燕孜婷白天排練,晚上演出,由於不倒翁對腰腹用力要求很高,一場二十分鐘的演出下來,她總是累得汗流浹背。「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份工作,還是在盡我自己的努力把大宋不夜城推介出去,更是在傳播中華傳統歷史文化。」當傳統文化底蘊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其時代化表達讓大宋不夜城這個IP迸發出了新活力。數據顯示,截至十一月十九日,大宋不夜城已累計接待遊客二百七十五點二萬人次。催生夜間經濟新業態大宋不夜城的火爆也帶動了景區內各種業態。今年中秋開業的大宋民宿,根據辛棄疾〈清平樂.村居〉描述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而建,主要結構取材於茅草、木料、泥土,頗有古代民間及鄉村的味道。「房間也採用宋詞中的詞牌來命名,來住宿的人都覺得很有特色。」大宋民宿負責人欒明明感歎道,「之前遊客可能玩到晚上就走了,現在有了民宿,可以吸引他們在這兒過夜。」「今年過年,狀元糕日營業額最多的時候能超過一萬元(人民幣︶。」「狀元糕」攤位,攤主趙海濤一邊敲打著木板,一邊高興地說。模具上是糯香四溢的東平特色美食「狀元糕」,攤位前排滿期待品嘗美食的遊客。極具特色的「御花園東平魚火鍋」,包廂都圍湖而建,遊客在吃火鍋的同時,還能透過玻璃欣賞水上的表演。岸邊紅油沸騰、熱氣滾滾,湖上表演者駕著船,表演著變臉、噴火等節目。店長張大偉說,假期的時候一天大概能接待五、六百人,人多的時候甚至在路邊都擺滿了臨時的火鍋桌。「大宋不夜城的前身是水滸影視城,裡面沒有更多可玩可感的內容,旅遊停留在觀光上。」謝興慶回憶道,「去年,集團投資二億多元(人民幣),結合宋代文化對這裡進行優化。如今,不夜城的出現,催生了夜間經濟新業態,豐富了夜間生活潮流。」從「網紅」到「長紅」將「流量」轉化為「留量」「做『網紅』容易,變『長紅』難。」東平縣委書記馬煥軍表示,關注度高了,遊客的預期也會變高,因此要更加注重旅遊產品的體驗。如何從「網紅」走向「長紅」,讓「關注紅利」化為文旅競爭力,東平在不斷探索與創新中。「遇見羅貫中」吸人氣下午二點,一場沉浸式劇場「遇見羅貫中」在羅貫中紀念館舉行。來自河南濮陽的王子沐身著古裝,與父母一同參與這場集密室逃脫、劇本殺(實況劇場遊戲︶等於一體的「歷史穿越之旅」。「遇見羅貫中」整場演出以明代羅貫中的經歷為主線,層層遞進,中間加入了不少與傳統文化相關的任務。「在一樓做任務的時候,當鋪的叔叔給了我一張線索條,上面寫著『故人西辭黃鶴樓』,我需要拿著這張紙條,去二樓找到貼著下半句詩的寶箱。」王子沐說。王子沐的母親沈女士對這樣的娛樂形式很贊同:「我們昨天去了東平湖和大宋不夜城玩,然後偶然間看到這裡有這樣一個寓教於樂的互動劇場,就帶她來玩了。」「遇見羅貫中」於今年九月二十九日開演,僅十月就吸引了一千八百人左右遊玩。「今年大宋不夜城走紅,遊客量也更多了,因此我們對紀念館做了這樣的活化與轉型,以吸引更多遊客。」「遇見羅貫中」劇場負責人章方圓說。如果說「遇見羅貫中」演出的打造是讓遊客有更多的遊玩選擇,那麼邀請外國友人走進各景區,則進一步擴大了東平的「國際朋友圈」。十一月初,「好客山東,好品山東」外國友人感知體驗泰安行來到東平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十幾名外國友人親身體驗端鼓腔、火筆烙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此前,他們還走進了戴村壩博物館、大宋不夜城等多個景區。「我被這裡燦爛的歷史文明和濃厚的遺址魅力深深吸引,以後有機會要帶我更多朋友來。」來自阿富汗的留學生阿塞姆.沙赫扎德說。每月更新品牌活動東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便寧表示,為了把「流量」轉化為「留量」,東平在基礎設施完善、服務質量優化、旅遊方式創新等多個方面下足了功夫。為把配套設施做好,東平打造了重點旅遊道路,建設遊客集散中心四處、碼頭十四個、大型停車場八處,設置了自行車賽道、木棧道等慢行系統,形成了「外部交通快捷、內部交通順暢、慢行交通豐富」的旅遊交通網絡。此外,東平街道塘坊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一排排石砌民房、一頂頂星空帳篷組成的露營基地,吸引遊客近萬人次。目前,東平打造了史樓、塘坊等二十六個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為給遊客不一樣的旅遊體驗,大宋不夜城每月舉辦不同的品牌特色活動,「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推進黃河文化、運河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將景點『串珠成鏈』,持續做優公共服務,讓遊客玩得安心、舒心,讓東平的文旅之歌唱得更加悠揚。」馬煥軍表示。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西口村 藝術改造森林小村 下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茅山 啟發諾貝爾獎的靈感之地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 作者其他文章輪椅作家 洛洛 用紙本書留下活著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