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變奏曲〉(釋文:「歷史魚書與古對言別出新裁,詩圖入印以文弘藝獨欣此途」——王經緯先生十二字對聯)彩色棉紙.墨.2024。圖/李蕭錕
文/李蕭錕
打從學習藝術開始,我一生中,很少會重複我自己的作品,除非我已江郎才盡,到那時,我也只能選擇封筆。
我所有的創作,從來不考慮販售,我只會在腦海裡想著,下一件如何突破,所以,突破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沒有風格,我只會不斷地突破、不斷地創新,這種驅使我「不斷地突破、不斷地創新」,就是我的風格。
我最近才認真地看完畢卡索的生平和他不同年代、不同時期,不同創作的風格,驚訝並佩服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在我掩上書扉的當下,心有戚戚焉……
畢卡索曾說:「我討厭自我重複。」
他認為:「一般人所謂的『風格』,只是把畫家限制在一種固定的觀看方式上。」就像穿衣服,「年復一年,甚至終其一生,總是同一套衣服,或同一款式。」
他又說:「人怎麼可能躲在象牙塔裡,無動於衷地把自己從如此豐富的生活裡隔離開來?」因此,他每每在不同的心境和處境下,很自然地產生不同的畫風。
正如清代畫家石濤所謂:「筆墨當隨時代」,廣義的說,即藝術應與時俱進,與時代同步,與自己的心境同步。
畢卡索的一生,像奔馳在無際草原上一匹脫韁的野馬,瘋狂且好奇地追逐並探索未知的世界。
他是一位世界藝術史上少見早熟的天才,從「青少年時期」開始,歷經「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立體派時期」、「合成立體主義時期」、「古典時期」、「蛻變時期」、「二次大戰與戰後時期」,一直到他「晚年時期」,多少風格演變,他手上的畫筆從未停歇過,他的創作靈魂在他一手築造的藝術殿堂裡,也未曾缺席過。
「藝術貴乎創新」,這是藝術史上的經典金句,老少皆知。
果如是,我拿畫畫用的排筆,將細瘦的甲骨文,書寫成粗大硬邊的方塊形,貼近現代人日常視覺經驗,如同多彩的海報刊頭設計,又何足為奇!
向畢卡索致敬!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展期:即日起至2025/2/24
展地: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