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鈞堯
辦公室內部遷徙,面臨電話管線移動,一位尚未不惑,然童山濯濯的電訊人員,詢問我位置、動線,額前的油亮反光「唰唰」地朝我照過來。沒有熟悉到可以詢問、或者開玩笑的交情,始終不知他少年禿頭的緣由。
電訊員工作穩定,隔了幾年、幾次搬家,竟然都是他來改裝。他必然不只是跑我們這家,而是哪處有疑難、有異動,都必須出現在現場。
電話內部管線,是職場中的大小動脈。他攤開總務給予的座位分布圖形,上頭註明分機號碼,然後架上鋁架梯子,推開天花板輕鋼板隔間,從裡頭搜索出一大叢管線,如果經驗老到,會在上頭註明每一條線路,萬一漏失了,便得找到更要緊的總開關。那情況猶如在盛開繁花中,辨識哪一種是滿天星、哪一種是九重紫。當然,不是每種花卉都截然可分。
然後他在天花板上頭做了一些調整,試了「247」分機,我桌上的電話果真響起。混亂的搬移工程,隨著這幾聲鈴響,頗有塵埃落定之感。我坐在再次安頓好的位置,大型掛鐘的位置不同了,從頭偏右即可看到,變成微微起身,才能看見時鐘指陳的時間。
塵埃其實尚未落定。部門整併、編制調整,在相同的職位上,我得隨時做好遷徙的準備。
鄰居換了。財管部門可以透過透明窗幕,一眼看到我桌上的稿件,以及作業中的螢幕,留在哪份校閱的文件。以前背倚著無聲的書架,現在後頭有人,如果我椅子坐得太後頭,會聽到一聲輕巧的「借過」。
人生如流,流如人生。電訊人員的工作還沒有結束,整個公司他需要應對的,就是總務部門。管線開銷、服務費用,那些管線埋藏在另一個位置,不為我所知。而電訊員一定比我更明白,看似粗細一致的管線,有些燙金、有些則是銅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