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浮光】印象台北101

文/楊錦郁 |2025.07.25
143觀看次
字級
台北101跨年煙火。 圖/應文進

文/楊錦郁

台北101從尚未竣工,就開始每年最後一天的跨年煙火秀……,讓人在新年凌晨仰頭觀賞燈光通明,高聳雲霄的摩天大樓時,心中浮上一種新希望的可能。



她對台北101的最初印象是,從信義路的大門走入中庭時,風切很大,穿裙子要特別留心被風撩起。



二○○四年,信義計畫區出現了一棟睥睨全球的最高建築,知名建築師李祖原取竹子節節高升為意象,外牆飾以如意吉祥物,一棟拔地而出的台北101大樓就像長人格列弗,成為信義區裡眾人抬頭仰望的地標。

當時101大樓除了八十五樓有兩家頂尖餐廳,多是企業辦公室,高樓底座寬廣的四層樓,開發成高檔的購物商圈。購物中心入口在松智路上,進入大門直走是高挑的中庭,宛若巴黎的凱旋門的概念,從中心點輻射出多條走道,走道兩旁盡是名號響亮的精品店,瀏覽著那些賞心悅目的櫥窗裝置,一個按捺不住,荷包就會失血了。

那些年,出於工作上經常的社交,正是她買精品不手軟的時候。但她出入台北101,不是為了購物,這不是她熟悉花錢的地方。她來這裡,多半是要到四樓。隨著摩天大樓的建構恢宏,四樓出現一家占地七百多坪,氣勢驚人,名為PAGE ONE的書店,這家外文書店總部在新加坡,一開幕便吸引前來朝聖的人潮,書店的入口也有一處開放的中庭,挑高的空間裡,經常舉辦各種文化活動。那時她在報社負責出版文化活動採訪,電子媒體初問市,離成氣候還要好長一段路,平面媒體雖已不再日正當中的榮景,仍有相當的影響力。就在 PAGE ONE甫開幕,報社在此舉辦「打開聯合報看紐約時報」的主題活動,宣布雙方互訂合作,每周由《聯合報》發行一次《紐約時報》中文版。當天,茶會上來了不少國外貴賓。

隔不久,《聯合文學》雜誌二十周年的社慶,也選擇在PAGE ONE 這裡舉行。書店本身的形象,加上台北101的無可取代性,在此舉辦文化性的活動,無疑有種感染力。《聯合文學》發行人張寶琴女士致詞談到一路走來,堅持文學理想的辛苦,以及當初創刊時,兩個女兒分別才十歲和二歲,卻懂事的成為自己的後盾,觸及心底最柔軟的部分,語調微微哽咽。



繼購物中心後,這棟摩天大樓的觀景台和位在八十五樓的景觀餐廳也陸續開放。

八十五樓的兩家餐廳,一家中式、一家西式的,因為景觀絕佳,加上位子有限,雖然消費不低,但訂位的人很多,要等上多天才能到得了這處台北最高的餐廳用餐。

她初次到八十五樓的中式餐廳時,是為了招待國外回來的朋友,高樓餐廳的中餐採西式套餐方式上桌。當天氣好時,從八十五樓往外眺望城市,視線遠至圓山、陽明山,近至信義區方圓,靠在窗邊,她會自然尋找自家那棟被大樓包圍的七層公寓,總要費一番眼力,才能從附近的高樓地標推進,找到掩身其間的模糊位置。

後來,只要有重要的客人或節日,她往往不做多想,直接訂了台北101的八十五樓餐廳,每次總是賓主盡歡,畢竟摩天大樓的高檔餐廳有種指標性,不是尋常出入的場所。

她幾乎帶過了親朋好友到101樓上吃飯。二○○八年春,幾個從小到大的同學相約在八十五樓幫她慶生,五十歲,一定要來個特別的生日會,那一次確實也夠讓她難忘了。他們訂的包廂裝潢華美如小型王宮,包廂雖距窗邊較遠,但來過多次,他們已不在意高空景觀。幾個好友皆盛裝與會,同為五十,風華正盛,各綻枝頭。包廂中盈滿笑聲,忽然十幾個服務生列隊送上一個燭光閃爍的蛋糕,眾人圍在她身邊,歡唱著生日快樂歌。她起身許願吹燭,再接過好友齊送的一大把豔麗的紅玫瑰,內心湧起無比的快樂。

生日宴結束後,他們從高樓下到三十幾樓再換電梯到一樓,在一樓大廳依依道別,之後她一個人從信義路的大門離去。她捧著一大束紅玫瑰花踏出大樓後,回首仰望那在高處的餐廳,方才歡樂的畫面浮現,她心想在101過五十生日的情景,真是衷心難忘,這時突然一陣狂烈的風切,將她漂亮的裙子撩起。



台北101從尚未竣工,就開始每年最後一天的跨年煙火秀,最先是101樓從底層逐一亮起燈,配合跨年倒數,讓人在新年凌晨仰頭觀賞燈光通明,高聳雲霄的摩天大樓時,心中浮上一種新希望的可能。待正式完工,也就是二○○四年的跨年活動,首次高空施放煙火秀的表演,給大家一次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憾。由於住家地利之便,她每年最後一夜都會到台北101現場,觀賞逐年盛大的跨年煙火秀。因是在世界第一高樓施放,101也成為和雪梨大橋、紐約自由廣場跨年夜齊名世界級煙火秀,從各地湧來看台北101跨年晚會的人潮也愈來愈多。

她慣常在晚上八點多先到市政府前的舞台區觀看熱鬧的演出,她不像仁愛路上延伸過光復南路的黑壓壓人群,整夜守住一個位置,她看一下演出,感受人群的熱情便轉回家,直到午夜前半小時,才又出門就近觀看101的煙火秀。從忠孝東路轉入她住的巷子,巷口固定停著各家電視台SNG轉播車,還有飄著紅十字白氣球的救護站、流動廁所,巷內聚集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臨時攤販,賣豬血糕、煮玉米、烤魷魚、大腸麵線、印度拉餅和奶茶,往往要到隔天的清晨,人聲、呼嘯的摩托車聲、攤販才會消失。

後來,她甚少去看跨年晚會,隨著參加活動的人數逐年遞增,過七點到現場已是一片人牆,沒有空隙可進,也就在那幾年間,每逢跨年那夜,她家總有從中部特別北上參加台北101煙火秀的親戚借住。她循例在午夜前走到已封閉車行的大馬路上,和人群一起倒數。跨年之際,氣溫多半很低,倒數中數萬發煙火在夜空奔放,處處火樹銀花,美麗的情形讓數十萬群眾齊聲歡呼,那片刻大家的心情應是同在一個溫暖的頻道。當最後一發煙火在天際消逝後,現場響起「新年快樂」的歡呼聲,身旁不論識或不識,皆互相祝福。她很喜歡這一刻,然後在走回家途中,告訴自己,日後年年她都會來參加101的跨年。

但她終究還是缺席了,二○一四年底,她飛到印度釋迦牟尼成佛的聖地菩提迦耶,參加一個祈願世界和平的活動,該次活動時間正好延續到新年。事前也曾猶豫過,畢竟她從沒在跨年時刻離開家,然而到聖地參加世界祈福的念頭強烈的吸引她,仍然道別家人,飛到印度菩提迦耶。

在菩提迦耶的跨年夜,她獨自到正覺大塔旁的燈屋去為所有想得到的親朋好友各點一盞燈,祝福每個人在新的一年平安吉祥。菩提迦耶和台北有兩個半小時的時差,九點半她踏出要關門的正覺寺院區,迎面而來的是聖地居民燒炭取火導致灰朦朦的夜空。她抬起頭仰望著,沒有看到如佛陀所見的那顆劃過天邊的明星,倒是台北101跨年燈火秀恍惚於眼前奔放,流金般的升起消失。

睽違一年後,她再度參加台北101跨年倒數活動,因為信義線捷運一年多前開通,忠孝東路的巷子裡不再出現人流,攤販也轉移陣地。101附近的高樓如雨後春筍,割據天際,除非趕早擠到市政府前的舞台,多半無法看到煙火施放的全景。她依然在午夜前半小時才出門,這時已找不到觀看的好位置,且和群眾們一起高聲倒數,聊備一格。

跨年後,她夾擠在迅速散場的人群中離開,但不急,她慢慢走就到家,她一面走著,一面望向那煙花散盡,外牆換以閃爍燈光的101,深夜中,高樓似在霧中向迷航船隻放送燈火的塔台,霧光中隱約有點點瑰紅色彩浮動,她知道那是八十五樓餐廳裡晃動的醉人燭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