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浮光】在銀座的老派咖啡廳

文/楊錦郁 |2025.02.28
444觀看次
字級
夜間銀座四丁目交叉點的鐘樓。圖/楊錦郁
1936開業的Tricolore銀座店,是家人氣老店。圖/楊錦郁
老派咖啡廳必見的木質吧台。圖/楊錦郁

文/楊錦郁

老派咖啡廳在當年可是摩登的象徵,店裡的裝潢以深色木質為主,一般會有一座木造的吧台,吧台後方有一面呈列各式漂亮瓷器咖啡杯的櫥櫃……



位在東京都中央區的銀座宛如一顆明珠,氣質優雅又散發獨特的光芒,吸引眾人的目光。

關於銀座,記憶中印象很深的是,多年前陪先生受邀到東京演講,任職大學的教授好友協助接待,一天,他約我們在銀座四丁目交叉點的鐘樓下見面,那次我們下榻在千代田區,即便對銀座不熟悉,出了地鐵站,馬上就看到那座新文藝復興風格的鐘樓。和友人相會時,他特別說明我們所在地就是銀座的地標。從那之後,我在銀座地區就未曾迷路,因為不論在一丁目或八丁目,只要走到四丁目的交叉點,看到鐘樓,就知道自己的方位所在。

當知道要同行去東京的小兒訂了在東銀座的飯店,並擺明母子屆時要各自活動時,我一派篤定,知道自己不會丟失,且不會無處可去,因為銀座除了逛街外,有太多的咖啡店。

多年未到銀座,疫情結束後爆發的遊客潮,占滿銀座大街,我熟悉的四丁目交叉點,鐘樓所在的一樓店面現在是精工表(SEIKO)的旗艦店,櫥窗展示著各款新穎耀眼的精緻手表,代言人大谷翔平的招牌笑容向路人綻開。從交叉點往中央通走,迎面是創立於一八六九年的松屋百貨,以及緊鄰的新光三越銀座店,沿路所經都是精品店,開在銀座的精品店多獨占整棟樓,如中央通上的路易威登(LV)、香奈兒、古馳(Gucci)、 Prada、Dior、寶格麗,蒂芬妮;在晴海通上則有愛馬仕、Bally等等。這些精品大家,每一間的外觀都設計得相當獨特且有識別性,如蒂芬妮採蒂芬妮藍的牆面,愛馬仕則整棟大樓鑲以愛馬仕橘的色澤。

沿路一家家精品店欣賞下來,菓子店逛逛,消磨不少時間和體力。年輕人如我家小兒,通常直攻Uniqlo、GU、無印良品,這幾家在銀座的店多半也是占地七、八層樓起,若有心購買商品,時間鐵定不夠用。

在大街上走馬看花一番後,我喜歡轉進小路。銀座有八丁目,每個區域皆是成熟的商業區。當從四丁目的大馬路轉進小路,許多有意思的小商店出現眼前,各國料理店、拉麵店、洋食店、可樂果攤、布製品店、精品眼鏡店、手表店、和菓子鋪等,每一家看來都很吸引人。多年來經常出國,我已經不太購物了,但在不同的城市,我喜歡到當地的咖啡館去。每個大城市幾乎都有著名的咖啡店,以及傳唱其間的人文軼事,如巴黎的花神、雙叟咖啡館或維也納的中央咖啡館等。

在銀座,幾步路就看得到咖啡店,有造型現代的星巴克、台北也有的星乃咖啡店、真鍋,椿屋咖啡、神乃咖啡,以及開在地下室、樓上、街角、小巷裡的特色咖啡店。不過這些並不特別吸引我,我想要找的是具有昭和風的老派咖啡廳。

這幾年,年輕世代開始流行一股昭和風,昭和年代從一九二六至一九八九,涵蓋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後,日本經濟起飛,開始向西方學習,喫茶店興起,既賣紅茶、咖啡飲料,也賣義大利麵、三明治、蛋包飯和冰淇淋,如今依然營業的喫茶店,也成為大家眼中的老派咖啡館。這些老派咖啡廳在當年可是摩登的象徵,店裡的裝潢以深色木質為主,一般會有一座木造的吧台,吧台後方有一面呈列各式漂亮瓷器咖啡杯的櫥櫃,身穿白襯衫配西裝背心的男性咖啡師站在吧台內,用虹吸或手沖方式,專注調理一杯杯的咖啡。店內也保留流露歲月感的舊物,如放蛋糕、點心的旋轉櫥櫃、班駁的木桌配上有點微塌的絨布坐椅、昏黃華美的大小水晶燈、壁燈、配上磚砌的牆面,流動的西洋音樂;有的則會妝點古董吉他、進口地毯。

進入這樣有歷史痕跡的店,時光瞬間回到昭和戰後,那時經濟起飛,文化上力圖向歐美學習,生活質樸又生氣煥發。而或許因為父親生於一九三二年昭和時代的日治台灣,日文說寫流利,在我的成長過程,對於昭和風的氛圍並不陌生,這也讓我很喜歡如今還在營業的老派咖啡館,尤其來到有幾家著名老派咖啡館的銀座,更不想錯過。

我按圖索驥來到GINZA SIX百貨公司對面通往晴海通的一條巷內,找到網友推薦的銀座老咖啡名店Tricolore(),這家咖啡店於一九三六(昭和十一)年開業,因老闆很喜歡法國文化,所以將店名取為Tricolore(三色旗),意寓法國國旗紅、藍、白三種顏色。小巧的店門採旋轉門,店裡大約十小桌,連吧台前的七、八個高腳椅全部客滿,入口處一邊是蛋糕櫃及結帳處,另一面是一座容兩人錯身的旋轉木樓梯,但二樓的座位也客滿。店家在樓梯靠牆邊擺上一個個小凳,候位的客人依序從上往下移坐。

當我看到候位小凳都坐滿人,躊躇著要不要等位,所幸有人被帶入座,我也順勢被指引至上方的椅凳。一會兒,我也入座,觀察多數人都不會長據座位,有些人跟我一樣,獨自上門,喝一杯咖啡配個甜點,小歇片刻便離去。

坐定後,我瀏覽一下店裡,吧台內有一個中年的咖啡師負責手沖,服務生穿著白襯衫黑色背心和長褲,腰上紮著及膝的圍裙,有款有型的。我點了一杯咖啡歐蕾和一塊起士蛋糕,並趁著空檔到二樓看看。二樓是挑高空間,同樣的紅色絨布金色緹花座椅、華麗的水晶燈從挑高的屋頂垂下,地上鋪著大面的古董地毯,牆上有一座壁爐,壁爐上方掛著古董鐘,好似歐洲百年的餐廳。

回到座位,服務人員端來我點的蛋糕,此時另一位男服務生雙手各持一銀壺來到我的桌前,他雙手提高,將兩壺內分裝的牛奶和黑咖啡,同時傾注在桌上的咖啡杯,沖成一杯滿而不溢的咖啡歐蕾,我看得有點驚喜,感覺像在欣賞一種特殊的手藝。

在這樣的老派咖啡館裡,總讓我不由自主地緬懷年輕時光,彼時,爸爸曾攜同就讀大學的我,兩人一起到日本旅遊,包括造訪銀座,留下不少美麗的記憶。而在台北和我同住的七叔,三十不到,在松江路外貿公司上班,最愛去當時流行的蜜蜂咖啡店。我則偶爾會和家人到離住家幾個巷口的老樹咖啡廳去消費。直至四十幾年後的現在,我仍會去老樹喝杯手沖咖啡,吃塊蛋糕,它歐式氛圍和氣派座椅,維持如同四十多年前,只是我距離當年的大學生涯已十分遙遠。

據悉,很多老派咖啡廳都擁有幾代的客人,而吧台內的咖啡師也常從年輕工作到年老,特別一提的是,咖啡師大都以男性為主。我曾在鎌倉的小町通,走進隱藏在巷內的一間老咖啡廳,推門進去,看到復古整潔的老咖啡廳裡只有一位男性在服務,他身兼點餐,吧台內手沖飲料調理,穿著西裝背心、黑長褲的他,搭了深色領帶,看似年過七十了,卻讓人覺得他的工作情況很美好。

我離開Tricolore時,發覺排隊候位的人潮已溢出店外,有些看來如我一樣是觀光客。回東銀座旅店時,無意間經過位在二樓的「樹之花」咖啡店,店名上還有一行法文的招牌,這家老派咖啡店創立於一九七九年,甫開幕幾天,約翰藍儂和小野洋子就上門喝咖啡,這也讓它如今成為觀光客的朝聖地。我邊走邊回頭望,下次應該找時間去看看藍儂倆坐過的窗邊風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