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子手札】滴落大地情人淚雨來菇

文/玉子 |2025.07.04
94觀看次
字級
圖/玉子

文/玉子

雨來菇口感脆嫩、帶一點藻香味,適合拿來炒蛋,或仿效白木耳做成甜品。你或許在餐桌上見過雨來菇炒蛋,但你是否了解雨來菇的身分與來歷呢?今天就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它吧!

隨雨報到 長爍石地



「雨來」,意指其隨著雨水而來。梅雨季正是雨來菇最愛的季節,連日的雨滴就像敲門一般,喚醒潛藏大地休眠的雨來菇。野生雨來菇憑藉這個條件蓬勃生長,一旦停雨幾天,很快又會乾枯休眠。

一般認知的作物經由播種栽植、並以根系獲取土壤中的養分;然而雨來菇卻隨雨來、隨雨去,並且生長在不具營養的礫石地上,僅憑己力行光合作用、固氮。

對於如此神奇的生命體,阿美族流傳著一段浪漫的傳說解釋:一對戀人的感情不被家人認可,他們私奔相擁而泣,眼淚變成了雨來菇,因此雨來菇也稱作「情人的眼淚」。

此菇非菇 實藍綠菌



雖稱之「菇」,實際卻不歸類真菌界,而隸屬於細菌界的藍綠菌。你問:什麼是藍綠菌?這是一群具有葉綠素的原核生物。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亦是造就現今大氣組成的重要功臣。

回望27億年前的地球,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甲烷與水蒸氣組成,當時藍綠菌出現了,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才一點一滴累積成如今氧氣占21%的現況。

藍綠菌種類豐富,有些可食、有些有害。它們不畏逆境,沙漠與海洋都可見其蹤跡。而「雨來菇」以及常見於年菜的「髮菜」,便來自藍綠菌大家庭。

野生的雨來菇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走在河堤、石頭路邊就有機會巧遇。然而野地的雨來菇時常沾附細小雜質,入菜前必須三番兩次仔細清洗,十分耗時。而人工栽培的雨來菇農場則不必如此,以石頭地或不織布栽種可省去清理的麻煩,此外也不必指望雨季,能自主控制供水量,讓農場內的雨來菇生生不息。

綿綿陰雨喚醒土地上的雨來菇,是否也加深你對雨來菇的興趣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