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在《弟子規‧入則孝篇》所說的「出必告,反必面」,意思是,子女出門時必須秉告父母,回來時也要當面告知父母親自己已安全返家。
從前的傳統社會大多是大家庭,且家族同住於一座村莊,有的家族更是同住一間大宅子,兄弟成家後各有院落,比如《紅樓夢》中賈府這樣的官家;一般平民百姓屋宇較小,但家族同住也是常態。到了近代,早年三代同堂的也不少,現在則大多是小家庭,夫妻帶著孩子自成一戶。
然而,不論是何種居住環境和家庭結構,身為子女,出門時應向高堂或家中長輩稟告,說明外出原因、要去哪裡、何時返家,免得他們掛慮;也記得要準時歸來,才不會讓長輩擔心。而回到家的第一時間,應立即到父母跟前秉報自己已平安歸來,好讓他們安心。
從前沒有電話、手機,出門在外若無法準時歸來,家中長輩必然憂慮擔心,甚至在門口引頸企盼,那分掛心,正是因為親情!讓父母憂心,是不孝的行為。一個孝順的人,出外時若因事延遲,必須晚歸,定會想辦法差人到家中報平安,並說明遲歸原因,不讓長輩擔憂。
到了現代,一個人不論單身、已婚,不論是住在家中、公司或學校宿舍,外出時同樣也應告知同住的家人、朋友;無法準時回來,記得用手機通知一下,免得親友懸念。
家庭與人際的和諧,相互的關懷、扶持,從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