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每年四月是「國際玫瑰斑月」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簡稱TARS)持續推廣玫瑰斑的正確衛教知識。TARS協會理事長邱品齊及協會顧問黃幼鳴醫師同台,呼籲早期診斷、正確治療,避免病情惡化、造成難回復的皮膚損傷。
玫瑰斑(Rosacea)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疾病,過去被稱為「酒糟」。在台灣,玫瑰斑的盛行率約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女性的發生率高於男性,男女比例約為一比三,主要特徵為臉部持續泛紅、發熱、丘疹、膿皰、搔癢、乾燥、粗糙等。
藝人余皓然分享,她長期受玫瑰斑困擾,原以為是皮膚敏感,亂擦類固醇、換過無數保養品,結果卻讓病情反覆發作,愈來愈嚴重,「玫瑰斑困擾自己逾十年,直到最後聽從醫師建議,透過正確治療,病情才逐漸穩定」。
黃幼鳴指出,玫瑰斑患者有很高比率會合併蠕形蟎蟲過度增生,這些微生物可能加重發炎反應,使病情更難控制。民眾可透過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網站,查詢全台提供此檢測服務的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