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一部《紅樓夢》,滿紙荒唐言,說的卻都是人世滄桑,其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紅樓夢》的歷史淵源,與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有所關連。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玄燁幼年時候的玩伴之一。年幼的玄燁因感染「豆症」,也就是天花,不得不離開皇城,悉心照顧他的奶媽孫夫人,也就是曹寅的母親。
玄燁稱帝之後,玩伴曹寅也從王府的護衛變成內廷二等侍衛,其身分從包衣變成了親信。康熙讓曹寅在他父親曹璽去世後,從蘇州織造接任江寧織造,明裡是採買江南地區的絲綢,暗裡是充當康熙密探,監視江南各級官員,儼然成為康熙底下的情報探子。
從曹璽至曹寅、曹頫三代,曹家在江南六十多年,由盛到衰,也成為《紅樓夢》主要背景。
曹寅能文能武,曾奉康熙之命刻印《全唐詩》。雖然他僅是「江寧織造」,康熙卻讓他平糴米價,不但創辦文化事業,更可奏報官員的言行舉止。曹寅成為康熙在江南的耳目,將大大小小的事情報告給康熙知道。他與妹夫李煦,更輪流擔任江寧織造與兩淮巡鹽御史,肥水不落外人田。
曹寅因同時兼任兩淮巡鹽御史,每年要徵集兩百萬兩的稅銀,還要籌措五十萬兩白銀給皇帝當小金庫,曹家事業在曹寅手上日進斗金,豪奢到了極致。康熙非常喜愛這位侍讀的小玩伴,六次南巡江南,其中就有四次是由曹家接待;透過曹寅出類拔萃的交際手腕,也漸漸收服了江南地區的人心。
康熙三十八年,曹寅的母親孫夫人時年六十八歲,康熙南巡時說:「此吾家老人也。」顯示對孫夫人的孺慕之情,還親手書寫了〈瑞萱堂〉牌匾。這些舉動,都讓江南的文人們大受感動。
不過,康熙南巡也種下了曹家衰敗的因子。除了皇帝身邊的人私下索賄之外,康熙把曹家當成皇家內務府的延伸,花錢如流水。曹家收不回錢糧造成大量虧空,當康熙與曹寅相繼去世後,雍正即要求曹家填補。
雍正五年,曹家因無力填補虧空,雍正下令清算,一夜破產。當時曹雪芹年僅十二歲,眼見家族崩落,昔日繁華如夢幻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