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工作與身心的和諧 6-3

文/星雲大師 |2025.04.10
777觀看次
字級
「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儘管世間上很多的不平,在我的心裡都很和平。圖/如地
圖/AI生成

文/星雲大師

承受委屈 增長福慧

遇到一般的委屈,要能忍!我們中國人講「積陰德」,其實,接受委屈也是積陰德的一種。你看,從古至今,例如韓信,曾受胯下之辱,他能承受這種非常的委屈,未來反而有力量完成非凡的任務。一個人委屈受得多了,自然的也能夠增福增慧。

台北汐止彌勒內院供奉一位肉身菩薩──慈航法師,在四、五十年前承蒙老人家對我的愛護,把我當忘年之交。他的肚子很大,像個彌勒佛一樣,有一次我去看他,他問我:「你看,我的肚子這麼大,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我說:「老師,我不知道。」

他就告訴我:「原本我是很瘦小的體格,有一年,我在一個寺院擔任戒師。戒期二個月忙完以後,他們分給我八十塊銀元。戒期過了,我們必須搬家,剛好來了一位同參,他就主動幫我的忙。搬家以後,我的八十塊銀元只剩下十五塊。不用講,其餘的錢是被他拿走的,因為再也沒有別人知道我有這些錢了。講或不講呢?後來想到一個人的名譽很重要啊!我這一講,我的錢還會再回來,但他的名譽可就毀了。所以我沒講,甚至又拿了十塊錢給他。

他拿了這些錢以後,到處買東西。人家問他:『耶?你怎麼這麼多錢啊?你的錢從哪裡來的?』『慈航法師給我的。』聽到人家這麼說,我心裡想:『這哪裡是我給他的?』但還是不說。

這個人很壞,對我很不友好,比方說,我們在叢林裡上廁所,廁所像一條鞭,等於軍隊排隊一樣,長長一條的排過去。有一天我忘了帶衛生紙,就向隔壁的人借,結果他把用過的借給我,好壞啊!不過,他壞,我不跟他計較,我就這樣忍耐下來。結果,從那時候起,我的肚子就大起來了。」以上就是慈航菩薩親口告訴我的,他修行過程中一段忍耐、承受委屈的故事。

吃虧擔當 能忍自安

我深深體會到,在我們工作上也好,身心安住也好,乃至我們居家生活當中,「忍耐」,是很有力量的方法。忍,對大家幫助很大,忍,確實很重要。可能在你們各位心裡想,忍,就是忍氣、忍不平等、忍困難、忍受別人的欺負;忍,是不公平的,都是我吃虧!

其實不然,我一生的體會,忍是便宜,忍是智慧,忍是保障,忍是和平。忍,在佛教裡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叫「生忍」。我要生活,我要生命,我要生存,就要「忍受」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忍是什麼意思?忍是認識,認識好壞,認識真相。忍是接受,這個世界無論什麼東西,好的、壞的,來到我這裡,我都要能接受。

比方,你能堪受挑二十斤,我能堪受挑一百斤。你能忍耐三小時不休息的工作,我能忍耐八小時不間斷的忙碌。甚至你讚美我,你毀謗我,我都能夠承受。我不認為你給我一點批評就不能忍,我也不因為你給我一點讚美,就沾沾自喜。所以,我能承受,我能擔當,我能負責,我能處理。無論什麼好的事、不好的事,我都能處理,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樣就增加了我們生活上的「能力」。我們要有能力化解大大小小的障礙,儘管天下紛擾,在我看來,什麼嚴重的事也沒有!我想,要維持生命和生活,學習「生忍」,這是很重要的一課。

「生忍」還不夠,還要學會「法忍」。

這裡所說的「法」是什麼?見到一朵花,我愛它,就把它摘下來,這就太沒有修養了。見到一杯茶,趕快搶來喝,也太不顧人家了。這裡太冷了,這裡太熱了,這個飯店的床鋪太小了,給我的待遇太少了……一切「法」,也就是與你基本認知的觀念不相符合,你都不能接受。但是,為了你的生活、你的職業、你要生存,雖然接觸到你觀念之外的事相,你也就必須接受!接受了,才有力量。

人家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我認為「法忍」,就是對境界要能忍。一般說「講時似悟,對境生迷」,講的時候,「哦!我懂了」。可是,自己遇到境界來了,就受不了。我們平常所謂「修養」,就是在遇到境界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壓力」來臨的時候,要能承受,要能化解,這就是生活上的修行。

忍的最高層次是「無生法忍」,也就是《般若心經》所講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心經》一開始說的「觀自在菩薩」,也可以看作觀自己「自不自在」?乃至於「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更高的境界了。

內心平和 想當然耳

我在第二個十年的學習期之中,就是無論遇到什麼苦難,我都視為「當然的」。我是學生,老師不打我、不罵我、不教我,才是奇怪。他打我、罵我,給我委屈、給我難堪,這是當然的。因為我在學習啊!所以我這一生都沒有感到不平。

其實,世間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例如現在世界上最高的諾貝爾獎,哪一個人得到諾貝爾獎,也是不公平。為什麼?不見得每一個得到諾貝爾獎的人都是實至名歸,還有人比他更好,比他更有資格,但是因為得獎的人因緣好、際遇好,諾貝爾獎就是他的,而不是你的!

因此,不要為世間上很多的不平而計較,「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儘管世間上很多的不平,在我的心裡都很和平。我以「因緣法」之中的公平、和平、平等的心去對待世間,就不覺得有委屈,或是有什麼困苦。所以,國際佛光會有一首佛光人共同遵循的四句偈,內容是這樣的: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其中的「禪淨戒行平等忍」,意思是無論修禪還是修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能修得內心平和、平靜、平等、平安,這樣從內心所散發出來的平等很重要。

像過去,台灣不肯與大陸平等和談,為什麼?我們富有,他們貧窮。現在,大陸也不肯與台灣平等和談,為什麼?我大,你小啊!心不平等,和平不起來。要和平,必須大家相互尊重包容。平等,在佛教是最高的境界,所謂「生佛平等」、「自他一如」。世間上的人,如果大家都能夠做到男女平等、種族平等,社會才能和諧。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