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工作與身心的和諧 6-2

文/星雲大師 |2025.04.09
941觀看次
字級
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修正自己的心念,遇到障礙,最有效益的方法就是反觀自己。圖/如地
圖/AI生成

文/星雲大師

時間:2003年11月28日 地點:中華航空公司 



我回憶自己的一生,從小就有勤於播種快樂的良好習慣,所以很容易滿足於現實,也容易在很小的事情上,得到很大的快樂。正是因為養成這種勤勞、感恩的性格,對我後面的人生,助益很大。

另外,童年的時候,我很愛護小動物。記得有一次,有一隻小雞被雨水淋溼了羽毛。很可憐,怎麼辦呢?天氣又冷。當時我還是小孩子,不懂,就把牠擺到爐灶旁邊烤火,希望幫牠趕快把羽毛烤乾。哪裡曉得,牠看我挪動手腳,一緊張,小雞就跑到火裡面去了。我趕緊伸手把牠從火裡搶救出來,我的手當然也燙傷了,而牠的羽毛也統統都燒掉了,連帶著嘴巴、下喙都燒壞了,只剩下上面的一半,從此牠就再也無法啄米了。但是,我很細心的照顧牠,雖然牠殘缺了,後來我還是把牠養到可以生雞蛋。因為這樣,很自然的去愛護一隻小雞,也使我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價值。

待人好 自我進步

我很慶幸從小就養成對人、對小動物的愛心,從愛心再昇華就是慈悲心,有所謂「慈悲所到之處,沒有敵人」。在中國民間,一向有「家家戶戶觀世音」之說。為什麼大家要把家裡最好、最高的正廳,用來供奉觀世音菩薩?因為他的大慈大悲。

所以每當你擔任一個工作,也是要對工作、對相關的人事有慈悲心的。如果你沒有慈悲,當你遇到不歡喜、不耐煩的事情,就覺得工作不美好,甚至覺得工作對不起你。因此我就想到,大家這麼多人在一起工作,要彼此尊重包容,才能合作愉快。基本上,就是要從慈悲心出發,大家真心相待,在一起就能相處自在。

很多人問我,佛光山那麼多人,大家來自各方,賢愚不等、男女分別,還有年齡、地域以及其他各種的不同,為什麼他們能夠相安無事?我想,這是因為大家都有一顆慈悲心,也就是一個好的心意。人人都想到「我要待別人好」,如果別人待我不好,必定是我自己有問題,不要去怪別人。

怪別人,他也不會聽我的話,他也不會有所改進。只知要求別人,難免煩惱叢生。畢竟我們都是為了追求真理才來到佛光山,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修正自己的心念,遇到障礙,最有效益的方法就是反觀自己,想想我是哪裡不對?這樣,自我的進步就比較快速。

我想,每個人在最初人生觀的建立,就應該把人我的關係做一個很好的協調與管理,例如:感恩、慈悲、投入、幫助,凡事從光明面去思考等等。你的心地好,時時都祝福每一個人,等於一個好工廠,出產的就是「歡喜」的好產品。你心地不好,就會產生像「我恨你」這種汙水,既是汙水,想要淨化還要費一番工夫,所出產的品質也就不好。

所以,有時候我們要先把自己心裡的工廠管理好,別人做到什麼程度,不是我能要求得了的。再說,有時候我們連要求自己都不容易,又怎麼能輕易的去要求別人呢?

第二階段:

十歲到二十歲,學習的時期



我十二歲出家。我是揚州人,照理說應該在揚州出家。尤其揚州的大寺廟很富有,我的外祖母也皈依過那裡許多的大和尚。但是我想修道須要有苦行才好,我是一個貧苦家庭的孩子,我不要一出家就做公子、少爺,這等於是不勞而獲的進入天堂一樣,就算進去了,也不懂得「天堂」好在哪裡。那時候正遭遇到南京大屠殺,之後,我陪同母親出外尋找父親,因為這樣的因緣,我到了棲霞山出家。

去的第一天,水都滾了,還沒有米下鍋,生活可以說十分拮据,每天都要勞動,出坡作務。但是我心裡想,在這裡出家很好,我可以接受苦的磨鍊。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如果不吃苦,光是享受,就像銀行裡的存款用完了,我就會更加貧窮。銀行裡的存款,就等於福德因緣,我可以慢慢使用。我還要努力的去累積福德因緣,我可以吃苦,就像剛才講的,「寒,到寒的地方去;熱,到熱的地方去」,苦,更要到苦的地方去。

受苦難 成就人格

出家以後終於明白,原來所謂的「苦難」,才真正的來臨。為什麼?工作上的苦還容易承受,遇到精神上、意志上、尊嚴上的挫折之苦,才是辛苦!我記得十五歲那年要去受戒,我的年齡只有十五歲,算是很小。一般受戒要到二十歲以上才合格。我是不合格的,因為我的師父希望加速我的成就,讓我快一點成長,也就讓我去受戒了。

受戒,第一關就是要經過口試。第一個老師問:「你來這裡受戒,是你自己要來?還是你師父叫你來?」這個問題當然很好回答:「是我自己發心要來的!」心想這樣回答應該沒有錯。哪裡知道,老師拿起藤條就是一頓打,打了幾十下以後,金星亂冒,「奇怪啊?幹嘛打我?」心裡這麼想著。

打過以後,他慢慢的說:「你真大膽,沒有奉師父的命令,自己就敢來受戒?太不尊重師父了!」對啊!是我說錯了,確實該打。

輪到第二個老師,一樣的問:「你來這裡受戒,是你自己要來?還是師父叫你來的?」打了一次,比較聰明一點,就說:「老師慈悲,是師父叫我來的!」他又打。

回答得很對,為什麼又再打呢?打過以後,他說:「假如師父不叫你來,你自己就不來了嗎?」也對,都怪自己說話不夠圓融,是該打。

換一個老師,還是這句話:「你來這裡受戒,是你自己要來?還是師父叫你來?」打了兩次,又更聰明一點了:「老師慈悲,師父叫我來,我自己也要來。」這個回答應該是沒有錯啊!他又再打。為什麼?「你模稜兩可,真滑頭。」

打了三次,換了一個老師,問話不同了:「你有殺生過沒有?」我是去受戒啊!殺生罪業很重,當然回答:「我沒有殺生。」「你沒有殺生?你蚊子都沒有打死一個?螞蟻沒有踏死一隻?你在說謊嘛!」又再打!打!打!「對啊!我是在說謊啊!」我恍然大悟的承認自己想法不對。

換了一個老師,還是同樣一個問題:「你殺生過沒有?」剛才心裡才承認的,只有從實招來:「弟子有殺生過。」「哎喲!罪過哦!罪過哦!」又再打。打了這麼多次以後,心裡終於明白了。於是再換一個老師,不管他問什麼,「老師,你要打,你就打吧!」橫豎我也不必回答了,都是要打嘛!

以上這些例子,看起來不合情理。但是,長大以後,我終於明白了,在佛門當中,這個叫做「以無理對有理」。在「無理」的前面,你都能服氣、服從,將來在「有理」的時候,你還會不服從、不服氣嗎?所以,一個人先要能在無理之前接受委屈,要能服氣。不過,受苦、受難、受窮都容易,要能「受氣」,很難!有人為了三百塊交通違規罰款,他拿幾十萬去打官司,為的就是「爭一口氣」,實在可惜,也沒什麼意思。這就像當你走在石子路上,其中一顆小石子被你踢到了,這時候沒有必要費工夫與小石子對抗,前面的目標、旅程還很長遠,人生很短暫,時間很可貴,「走過去」比較重要。(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