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莫氏樹蛙與好聰明生態水缸 文/小熊老師 |2025.03.27 語音朗讀 2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桐林社區的義工姐姐把莫氏樹蛙托在掌上觀察。圖/韋瑋交配中的莫氏樹蛙,釋出棉花糖似的白色卵泡。圖/江碧花果凍般透亮的莫氏樹蛙,腿部的紅絲襪讓牠造型加分。圖/江碧花隨環境變化顏色深淺的莫氏樹蛙在姑婆芋上休息。圖/韋瑋 文/小熊老師果凍般的小綠綠趴在姑婆芋的手掌練習隱身術幾乎要成為葉脈的一部分發現牠的人懷疑自己正在作白日夢穿紅絲襪的小綠綠不輕易展示自己修長的美腿走夜路的跟蹤狂靠近千萬要小心牠的飛踢牠會目露紅光狠狠瞪著你唱完情歌的小綠綠成雙成對抱著那根生命之柱浪漫的棉花糖要一起製作把數不清的小念頭包藏進去等一場驟雨把它們帶到新世界——小熊老師〈莫氏樹蛙〉春節前,大夥在社區大掃除忙進忙出之際,有人瞥見桐林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前庭石桌旁,姑婆芋大大的葉片上來了嬌客,是看上去果凍般透亮、色澤幾乎要和綠葉融成一片的軟Q小蛙。不少社區夥伴受過生態調查基礎訓練,一眼就認出:「是莫氏樹蛙!」剛好社區的「野生動物調查工作站」擺著一冊由蛙類專家楊懿如編著的《台灣兩棲動物野外調查手冊》,趕緊查閱,得知莫氏樹蛙為台灣特有種,是島內分布最廣的樹蛙,由北到南,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樹林都可見其蹤跡。體長約四到六公分,屬中型樹蛙,托在掌上比一顆乒乓球大不了多少,頗惹人憐愛。除了趾端有明顯的吸盤,「穿紅內褲」且「得結膜炎」更是其招牌特徵。莫氏當紅!當紅之一:大腿內側呈橘紅色,據說逃跑時大腿一伸露出「紅內褲」可有嚇退敵人的效果(也有人說是紅絲襪)。當紅之二:眼睛虹膜也是橘紅的,好似感染了結膜炎。此外,腹部和四肢內側散布著黑色斑點,年紀愈大斑點愈多,「老人斑」是也。只要環境相對友善,不用或少用農藥,莫氏樹蛙對於農園主人而言就像鄰居一般的存在。幫忙吃果蠅和害蟲,這一點是討人歡心的。蛙吃蟲,蛇吃蛙,同樣在夜間活躍於樹上的赤尾青竹絲是莫氏樹蛙的天敵,大綠綠吃小綠綠。留得青蛙在,食物鏈自然串出一隅好生態。莫氏樹蛙不頂怕人,居民入夜在農園裡走動,常有被小綠綠從龍眼樹上「跳入懷」的「嚇一跳」經驗,居民口中的「頑皮樹怪」指的就是莫氏樹蛙。白天的莫氏樹蛙乖巧多了,春節前出現在姑婆芋上的嬌客,看起來懶洋洋的。一位義工姐姐把牠接到手掌上觀察,再輕輕地放回葉子上,過程中牠只是一以貫之地睡眼惺忪,安安靜靜趴伏著。春節後,小綠綠依舊在,但不確定是否為同一隻。莫氏樹蛙選擇在此棲居,跟姑婆芋旁的「生態水缸」或許有關。桐林野生動物調查工作站的站長江榮富向朋友徵集了幾個閒置的缸子,有透明玻璃的也有塑膠材質的,放在社區前庭「活化」:注滿水後,鄰居經過半開玩笑說:「你這是要養蚊子還是要做風水啊?」阿富站長露出神祕的笑容:「這些水缸『很聰明』,用途多多啦!」首先,它可以作為「急難水缸」,再來,可以美化環境,而且,還可以營造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達到友善野生動物的效果。作為「急難水缸」,發生森林火災的時候可用,若不慎被受驚的荔枝椿象噴射毒液灼傷,急需大量清水沖洗,也可派上用場。不只友善登山客和社區居民,旱季來臨時,也可提供動物們自助式飲水。之前社區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發現野生動物確實會來享用人類貼心準備的「奉茶」,台灣藍鵲、鳳頭蒼鷹都曾入鏡來用水,缸子之外,淺盤、花盆也可以,奉茶感謝牠們扮演維持生態平衡的角色。用於「美化環境」,幾個大缸子可以為社區環境造景,社區夥伴陸續帶來了浮萍、蓮花和水芙蓉營造水面風景。蕭火旺大哥從「魚菜共生」得到靈感,到溪邊抓了幾尾別號「一枝花」的台灣馬口魚放進缸裡,想要觀察此台灣特有種魚類的適應性。「一枝花」多少吃些孑孓,有社區夥伴提到,如果蛙類來下蛋,蝌蚪除了吃藻類,也會吃孑孓吧。過沒多久,莫氏樹蛙就現身了。有「捕蚊燈」體質、上山老是被叮得滿頭包的內人韋瑋欣然迎接小綠綠到來,因為樹蛙吃蚊子呀。莫氏樹蛙雖在樹上活動,但偏好陰暗潮溼的環境,到了繁殖季特別喜歡到水域周邊展示「性趣」。如果聽到「呱——阿呱呱呱呱呱呱」如同火雞叫的一長串鳴聲,大概是雄蛙在求偶了,可多留意一下附近低處,看看是否有體型較大的母蛙揹著體型較小的公蛙交配的身影。牠們的屁股後頭往往接著一球泡沫狀的白色卵塊,咖啡師聯想到奶泡,小孩子則聯想到棉花糖,這「愛的結晶」通常出現在植物根部或爛泥堆中,碧花姐則在自家大水桶的抽水水管上拍到這樣的「春色」,為了生產浪漫的「棉花糖」,牠們一待就超過一個小時。阿富站長口中的「好聰明水缸」也有機會複製這樣的場景。不過,「也沒有要獨惠莫氏樹蛙啦!」譬如從水裡伸出的芋頭葉,也方便蜻蜓和豆娘羽化,總之,「就是營造一個小小生態系。」做實驗,也做棲地補償,畢竟人類的開發破壞了牠們的棲地。從前只是逕直出入據點教室的長輩,因為這些生態水缸的出現,慢慢地會在前庭佇足欣賞,甚至品頭論足一番,評價哪一缸顧得好!這些小小生態系裡的動植物,充滿了老人家從前的回憶。「下大雨缸子裡的水滿出來怎麼辦?」阿富站長指著一旁的地漏格柵說:「就順著下水道往低處流囉!」「那小魚不就游走了?」阿富又說:「小魚再去溪裡抓幾尾就有了,重點是,一枝花喜歡乾淨的水質,下次看到年輕人在溪邊露營烤肉,要提醒他們不要留下垃圾和亂倒廢水,不然以後就沒有一枝花了。」這幾個水缸,還真有那麼一點「風生水起」的作用,讓社區多開了一個老少咸宜的話匣子,而且餘波盪漾,故事情節隨著四季進展變化。社區夥伴們在忙活的空檔,想要療癒一下,就跑去生態水缸附近探看小綠綠還在不在,如果不在姑婆芋最上面那片葉子,就是躲到下面那幾片葉子,到了三月下旬,莫氏樹蛙依舊在。彷彿預知莫氏樹蛙的來訪,社區繪本《飛鼠來了》有先見之明,早在書裡幫牠安排了一個角色,在故事裡,牠是一位喜歡來樹洞圖書館看樂譜的讀友,一邊看一邊哼唱起來……現在,聽樹蛙唱歌,將是生活中的進行式了。♣ 前一篇文章 【旅行小感】無名的人情 下一篇文章 【小品人間】使用期限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詩】凋落的聲音二重奏 作者其他文章【獻給動物朋友的詩】黑翅鳶,你好紅!【獻給動物朋友的詩】 九九峰的蜂鷹傳奇【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翠鳥的美麗與哀愁【獻給動物朋友的詩】食蛇龜,我在生態果園裡等你【獻給動物朋友的詩】風鈴季,桐林鳥,台灣藍鵲的聯想【獻給動物朋友的詩】飛鼠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