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之眼論氣爆

文/簡麗賢  |2025.03.20
335觀看次
字級
圖/KIMI
圖/KIMI

文/簡麗賢 

台中某百貨公司於今年2月13日發生樓層室內氣爆事件,釀成悲劇,新聞畫面呈現如同砲彈肆虐,滿目瘡痍,百貨公司前廣場玻璃雜物四處散亂堆疊,傷害無辜路人,對面商家窗戶亦隨震波振動。

發生氣爆悲劇,自然想到2014年7月31日夜間發生的高雄氣爆案,以及2015年6月27日晚間新北市八仙水上樂園的粉塵爆炸事件。

氣爆事件 分門別類



氣爆的主角是可燃氣體與火源。高雄市氣爆事件是因石化原料丙烯外洩,丙烯是一種工業原料,石油與天然氣提煉的副產物,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2%以上,遇到星火,即可能如戲劇台詞「一時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台中氣爆亦然,檢調警方調查氣爆原因,顯示為瓦斯天然氣的氣爆。

至於八仙水上樂園的粉塵爆炸事件,則是派對歡樂會場中使用玉米粉塵引起爆炸起火,釀成遊客嚴重灼傷,此一重大公共安全,讓國內民眾了解粉塵爆炸的嚴重性。

氣爆事件,傷痛猶在,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如何不讓氣爆事件重演,我們必須臨淵履薄,謹慎應對。本文擬從科學之眼解密氣爆成因。

生活周遭充滿空氣,其中近1/5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也是燃燒的助燃物。氣體分子本身的體積非常小,會朝各個方向任意自由運動,而且速率極快,如同曹植〈洛神賦〉描述凌波微步的「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的情境。

若在充滿動靜無常的氣體環境中,滲入天然氣、甲烷、丙烷,或氫氣、氣態汽油、乙醇等,都可能因靜電或火源而發生燃燒爆炸的意外。

化學性質的氣爆強烈程度與反應速率有關,可用氣體碰撞理論說明。以具有助燃性的氧氣和具有可燃性的氫氣、甲烷而言,皆有共通的物理特性,如無固定體積與形狀;體積可以無限地膨脹,具有可以快速移動、氣體粒子撞擊器壁產生壓力、溫度愈高時運動速率會愈快、撞擊器壁的頻率增加,使得壓力愈大等。

氣爆發生往往一瞬之間,與氣體碰撞和化學反應所需時間很短有關。如果環境溫度變高,更會加速氣體分子的運動速率,提高反應速率。由於溫度變化會改變粒子的運動速率與動能,因此溫度會影響反應速率。不論是吸熱或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均變快,這是因為當溫度升高時,粒子的平均動能增加,即超過最低動能的粒子數增多,使得有效的碰撞頻率增加,因此反應速率變快。

瞬間發生 造成悲劇



此外,依據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物濃度增加或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愈大時,反應粒子間的碰撞頻率增加,故增加反應物濃度與接觸面積會使反應速率增快。例如:將顆粒大小相同的等質量大理石,分別置入不同濃度的鹽酸中,可觀察到大理石在較濃的鹽酸中反應較快;若將等質量的粉末狀與顆粒狀大理石,分別置入相同濃度的鹽酸中,可觀察到粉末的反應速率遠大於顆粒;因為粉末的總表面積大,故反應較快。

有些工安意外的發生如麵粉工廠爆炸,常一發不可收拾,這是因為麵粉工廠的空氣中含有大量懸浮的麵粉塵,一旦遇到火源,因接觸面積極大,會猛烈燃燒而導致爆炸。又如煤礦坑內若含大量的煤粉塵,不慎引燃,也可能造成嚴重的爆炸災難。八仙水上樂園的粉塵爆炸事件,理由亦然。此次彩色派對現場噴灑大量彩色玉米粉即為可燃性粉塵,粉塵接觸火源即被點燃,因表面積大,反應速率又快,最後爆炸,爆炸瞬間產生高溫和高壓,因分子碰撞而急速擴散,遊客根本來不及疏散,才會釀成嚴重傷亡的悲劇。

最後提醒讀者,若發生瓦斯外洩,記得不要開關抽油煙機、電燈、電扇等任何電器,或是插、拔插頭,避免電器產生靜電火花,引起爆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