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檸檬
小華餓了,打開瓦斯爐準備煮麵,卻聞到淡淡的瓦斯味。他皺眉嘀咕:「應該沒事吧?」正要點火時,媽媽衝進來大喊:「別開火!」還沒反應過來,貓咪「小胖」跳上流理台,碰倒了打火機,火星閃過。媽媽迅速關掉瓦斯、打開窗戶,才化解了一場危機。
小華嚇得吞了吞口水,慶幸自己沒登上新聞頭條。
瓦斯粉塵 隱形炸彈
生活中,我們很習慣打開瓦斯爐煮飯、煮水,但很少思考為什麼能夠燃燒。其實,燃燒的背後必須同時滿足3個條件:有可燃物、有氧氣,還有足夠高的溫度,也就是所謂的「火源」。以瓦斯為例,它本身是可燃物,空氣裡則含有約21%的氧氣,這時只要有一個火星,溫度達到點燃瓦斯的臨界值,火焰就會瞬間竄起。如果瓦斯在密閉空間中大量累積,就變成了一顆隱形的炸彈。當瓦斯濃度達到5%~15%之間,只要一點火星,整個房間都可能成為烈焰地獄。
不過,世界上並不是只有瓦斯才會引起爆炸。你能想像一間麵包店、一座糖廠,甚至學校的美術教室,都可能是潛在的「爆炸區」嗎?關鍵就在於粉塵爆炸。空氣中漂浮著細小的粉塵,看起來無害,但當它們大量飄散分布在空氣中時,就成了一種危險的燃料。
粉塵爆炸的機制與瓦斯爆炸相似,都是因為可燃物與空氣充分混合,然後遇到火源瞬間燃燒。不過,粉塵與一般固體燃料不同,因為它們顆粒極小,總表面積大幅增加,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也變得更廣,燃燒的速度因此快得驚人。
想像一下,一塊木頭直接放進火堆裡,可能要燒好一陣子才能完全燃燒;但如果你把這塊木頭磨成細粉,然後撒進火裡,它可能在一瞬間就被點燃。這就是粉塵爆炸發生的原因。
結合火源 能量巨大
爆炸這件事,並不只是科學課本裡的概念,而是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無論是瓦斯洩漏,還是粉塵懸浮,當它們與火源結合時,後果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可怕。這些看似平凡的東西,其實暗藏著巨大的能量,而科學正是幫助我們理解它、預防它的最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