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也患脂肪肝 靠「它」化解健康危機 陳玲芳 |2025.03.15 語音朗讀 7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梁程超醫師分享自己常做的三個運動。圖/原水文化提供梁程超醫師的「半醣飲食」法,一天只在早餐吃一份包含數種水果的餐點,且早餐一定有三杯。圖/原水文化提供梁程超醫師(右2)出書,希望能幫助讀者告別肥胖、遠離代謝症候群!圖/原水文化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或等於30的肥胖人口,幾乎人人都有脂肪肝。行健大直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梁程超,將自己的減重經驗寫成《消脂肪肝、抗四高》一書,也在書中分享與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相關的胰島素、膽固醇、脂肪肝、荷爾蒙等醫學知識。根據國內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統計,國人40歲以上脂肪肝發生率40%,50歲以上為50%,相當於國人每2個中年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就連20—29歲的年輕族群,也有近3成的患者。嚴重者甚至走向「肝炎、肝硬化、肝癌」所謂的肝病三部曲。「體重減輕5%就能有機會改善脂肪肝,體重減輕7%可讓肝發炎指數下降,體重減輕10%,更有機會改善脂肪性肝炎!」梁程超醫師門診中發現,脂肪肝已有年輕化趨勢,仔細詢問這些年輕的患者常會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幾乎都是喝含糖飲料。脂肪肝第一個可能會導致的身體危機就是胰島素阻抗,更會擾亂身體健康,形成「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是身體健康的警訊,依據衛福部公布2023年十大死因,當中有5項(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臟病)都跟代謝症候群有關,加總死亡率達30.2%。醫師也會犯的減重迷思行健大直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梁程超醫師,從小就食欲好,國中三年體重就增加30公斤,身高160幾公分,體重卻已經有77公斤。45歲以前特別愛吃米飯、蛋白質和水果,珍珠奶茶、拿鐵、焦糖瑪奇朵咖啡是看診必備,餅乾麵包是忙碌時解嘴饞和充飢食物。「長期久坐、盯電腦螢幕、缺乏運動」更是身為醫師的生活日常。45歲那年,梁醫師在醫院做的健康檢查顯示,體重高達84公斤、BMI28,已是肥胖等級,超音波檢查顯示有「中度脂肪肝」,也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尿酸)!開始減重後,梁醫師才發現過往生活習慣是「少量多餐」(看診的中間吃幾片蘇打餅乾,下午茶跟著護理師一起來一杯珍珠奶茶紓壓),造成體重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這是梁醫師的第一個迷思。第二個迷思是:「少吃一些降低卡路里」。本以為只要吃進去的熱量少於每日消耗造成熱量缺口就會瘦,但身體反而進入節能模式,幾次反覆下來,體重不減反增。第三個迷思是「以為吃大量水果很健康」。但水果裡的糖是果糖及葡萄糖,都是單醣,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外,沒有被利用的葡萄糖會進入肝臟貯存成肝醣或脂肪,果糖在肝臟的代謝會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變成脂肪肝,久而久之還會形成胰島素阻抗。此外,肝臟裡過多的三酸甘油酯還會被轉運出來,造成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上升,形成高膽固醇血症。第四個迷思是「吃脂肪就會胖」。由於說到減重就想到要減脂,大家對脂肪避之唯恐不及,也把脂肪視為是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罪魁禍首。殊不知禍首是「高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脂肪。第五個迷思是「相信體重機上的數字」。以為體重機上的數字下降就是瘦了,殊不知減掉的可能是水分或者肌肉。要瘦身,不能只是減重,而是要確確實實的,減除身上多餘的「肥肉」,也就是「體脂肪」。好執行的半醣飲食梁程超醫師靠著「半醣飲食」和超慢跑與7分鐘運動,歷時一年半時間,減重18公斤,消除脂肪肝、血壓恢復正常、胰島素阻抗指數也從嚴重程度降到輕微等級,身體年齡更比實際年齡年輕11歲。梁醫師的「半醣飲食」法,是將平常吃的碳水化合物減半、增加蛋白質和蔬菜量,一天的蔬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餐食比例約是2:2:1,且務必在12小時內吃完三餐,另12小時完全禁食。一天只在早餐吃一份包含數種水果的餐點,且早餐一定有三杯:一杯300—500毫升溫開水、一杯無糖豆漿、一杯手沖黑咖啡。不論吃吐司、饅頭或酸種麵包,都會在吃完蛋及無糖豆漿等蛋白質後再吃。所以梁程超醫師的進食順序是:水、蛋白質、菜、飯、果:先吃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讓血糖波動較小,而先吃蛋白質食物,也可以啟動升糖素協助燃燒脂肪。針對外食減重,梁醫師特別強調要掌握兩個訣竅:一是減醣飲食,蛋白質、蔬菜、澱粉比例是2:2:1,二是要掌握水、蛋白質、菜、飯、果的進食順序。運動效果優於飲食控制許多研究指出,單純靠運動減重效果遠遠不如飲食控制。然而對於降低體脂及內臟脂肪,運動效果卻可能優於單純的飲食控制 。運動的目的是要「燃脂」,運動強度就會決定能量來源是碳水化合物還是脂肪。中低強度的運動,不會很喘,需要的氧氣量沒那麼多,因此攝氧量較少,這時主要能量來源是以脂肪為主,碳水化合物為輔。梁程超醫師減脂健身的運動處方,是超慢跑和7分鐘間歇運動。超慢跑源自於日本,是福岡大學運動生理系教授田中宏曉所推廣的一種運動方式,要訣是步幅小、步頻快、不酸、不痛、不硬、不喘。有減重需求者,每次超慢跑要跑1小時以上或者拆成幾次在一天內跑完,一次至少10分鐘以上,一周累積時數要達150分鐘。至於「7分鐘間歇運動」屬於高強度間歇訓練(簡稱 HIIT),每天只要挪出7分鐘,就能進行全身運動,還能增肌減脂,而且不用出門。這套運動包含12個動作,結合有氧和肌力訓練,每個動作進行30秒,中間休息1 秒,全套循環完成一次為7分鐘。這種「動、停、動、停」的型態,最大心率為80—95%。梁程超醫師將自身經驗分享寫成《消脂肪肝、抗四高:最強半醣飲食&7分鐘間歇運動》一書,也在書中將與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相關的胰島素、膽固醇、脂肪肝、荷爾蒙等醫學知識,深入淺出進行解說,希望能幫助讀者告別肥胖、遠離代謝症候群! 前一篇文章 【聊聊心裡事】 踏上中年之路,重啟人生 下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 長期茹素易缺這些營養素 營養師教你聰明補!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穀雨養生宜顧脾胃 定時走動促進代謝延緩老化從飲食做起 多吃豆類蔬菜全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