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廚師 走出廚房 文/灃食蔬食季刊 |2025.02.24 語音朗讀 5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灃食客蔬食季刊NO.12 圖/灃食蔬食季刊「三時之聚」有許多蔬食菜色選項,並以有機、友善食材為基礎,將城鎮循環帶到餐桌上。圖/三時之聚提供「三時之聚」有許多蔬食菜色選項,並以有機、友善食材為基礎,將城鎮循環帶到餐桌上。圖/三時之聚提供 文/灃食蔬食季刊參與生態廚師計畫多年的張文騰,2022年初在彰化市定古蹟的木製建築中,開起綠色餐廳「三時之聚」。他走出廚房進入產地,長期陪伴在地小農,透過選購食材支持農民,並將多元的友善食材融入餐點,讓消費者與食材產生連結,把友善飲食落實在生活中,營造善的循環。綠餐經驗 友善食材 獲得「第二屆綠色餐飲指南」年度最佳主廚的張文騰,曾在5星級飯店工作過,當時受到綠色餐飲觀念洗禮,讓他體認到料理永續的重要價值。他提到,過去在飯店服務時,一直推廣使用在地食材,只是在地食材該怎麼用才能達到所謂的永續?當時因為飯店老闆的前衛觀點,張文騰接觸到生態廚師計畫,讓他走出廚房認識在地小農。綠色餐廳的6大宣言,例如優先採用有機友善食材、當地當令食材、減少添加物使用、提供蔬食餐點選項等規範。張文騰認為很多餐廳其實不難達到,因為它沒有規定一步到位,而是依照6大指標慢慢前進,自然就不會亂槍打鳥做。在執行過程中,會發現其實這些就是日常生活必須要做的事,只是將它運用在商業營運上。連結產地 創造消費為什麼走入產地很重要?張文騰提到,參與生態廚師計畫的廚師們,不只重視廚藝,更著重食材選擇,藉由支持友善環境農產品,保護台灣土地。他分享自己時常開著一台貨車就出去採買,實際走入產地可直接看到農友辛苦耕耘的那一端,當下會有深厚感受並產生同理心,反思自己是不是還可以做得更多,進而讓他更持續做下去。三時之聚有許多蔬食菜色選項,並以有機、友善食材為基礎,將城鎮循環帶到餐桌上,溝通為什麼會使用這些食材,吃這道菜時,同時協助當地食材可以真正落實循環。餐廳菜單表達出張文騰走過這片土地所看到的東西,當中來自不同農場的友善物產,會一一標明在菜單中,消費者如果喜歡,或者無法常來餐廳用餐,也可以直接跟農場購買食材,創造消費者與土地的連結。 前一篇文章 生活美學 品味 田間蔬食藝術 下一篇文章 【節氣飲食】春季蔬食養生祕訣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3【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08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9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天然營養時蔬料理蔬食蛋白質寶庫 穀物、豆類及堅果 營養價值高夏至炎熱 吃瓜消暑補水根莖類蔬菜 膳食營養亮點視覺與味覺 花卉入菜風味絕佳天然純素 愈吃愈快樂 作者其他文章各種起司料理作法不同咖啡這樣喝更健康生活美學 品味 田間蔬食藝術【品嘗永續】在地古老生活智慧【蔬果變身】加工食品 科學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