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容易緊張嗎?

文/原禾香 |2025.02.11
334觀看次
字級
圖/kimi

文/原禾香

緊張,這個看似令人困擾的狀態,實際上可能正促使人們突破自我極限的關鍵。你是否曾在重要時刻感到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甚至大腦一片空白?這並非偶然,而是你體內千百年進化,所留下的自我保護機制在發揮作用。認識並掌握緊張的生理與心理機制,或許能讓你在關鍵時刻化壓力為助力,逆轉局勢。

生理機制 備戰狀態



當你站在舞台中央、準備發表演講的那一刻,你的大腦杏仁核(Amygdala)會迅速啟動,像按下警報鈴一般,向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軸)發出指令。HPA軸隨即激活腎上腺,釋放大量皮質醇(Cortisol)與腎上腺素(Epinephrine)。這些激素如同「燃料」,讓心跳加速、血壓攀升,肌肉緊繃,全身進入備戰狀態。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 PsycArticles」於2019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多數參與鬼屋探險的民眾,在體驗結束後都明顯感受到情緒上的提振。該研究的合著者之一,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家克爾博士(Dr. Margee Kerr)表示:「高度緊張與恐怖的活動,例如在鬧鬼景點探險,可能會讓大腦短暫進入『關機』狀態,進而帶來愉悅的感受。」這項研究顯示,適度的驚嚇體驗能刺激神經系統,讓人在感受恐懼後產生放鬆及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鬼屋或密室逃脫等驚悚活動,總能吸引大批民眾參與,並成為熱門娛樂選項。

傷害神經 管理情緒



適度的緊張有助於提升注意力與記憶力,這正是為什麼在面臨重要挑戰時,我們往往能超常發揮。然而,若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則可能損害大腦神經元,影響學習與記憶能力。根據《自然》(Nature)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慢性壓力與癌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存在密切關聯。因此,長期處於壓力環境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包含:

中央神經系統疾患:過度緊張可能導致海馬體(Hippocampus)縮小,削弱大腦處理記憶與調節情緒的能力,讓你感到焦慮、失眠。

免疫系統衰退:緊張能促使免疫系統暫時提升,但若長期如此,身體會因慢性炎症而衰弱,增加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

許多心理、醫學專家提出幾種管理緊張的方法:

運動與體能鍛鍊:規律進行如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不僅能刺激腦內啡(Endorphins)分泌,還能在短時間內緩解壓力。

深呼吸與冥想:研究顯示,深呼吸和冥想有助於調節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皮質醇水平,幫助你迅速恢復冷靜。

社會支持與心理諮詢: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與朋友或家人傾訴能有效減輕壓力。而專業心理諮詢師則可提供針對性的壓力管理方案。

例如,日本運動員大坂直美(Naomi Osaka)在面對比賽壓力時,透過冥想與心理輔導逐步恢復狀態,最終奪得多次大滿貫冠軍。

緊張並非敵人,而是我們潛能的觸發器。理解並適當管理緊張,讓我們在挑戰面前更具競爭力,並在職場或生活中脫穎而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