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5.02.02
877觀看次
字級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慈悲耐煩穩人心 教育文化弘佛法

覺居法師

佛光山中區總住持

覺居法師,台灣南投人。一九九五年到加拿大遊學,親近佛光山溫哥華講堂。在殊勝的聞法因緣下,聽從星雲大師的建議,回台灣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隨後依止大師披剃出家。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台灣中部地區,法師時任草屯禪淨中心監寺,負責佛光山所成立的南投救災中心,協調各方資源,博施濟危;並於災後設立十個心靈加油站,且協助重建數所學校,受大師讚譽有「拔苦與樂」的菩薩性格。

二○○三年,法師接任新落成的彰化福山寺,並榮膺中區總住持,於福山寺率先成立社區大學,執行大師「寺院學校化」的使命。其處事穩重、待人慈悲,甚得佛教界長老法師讚賞,二○二三年獲選為大台中佛教會第四屆理事長。

法師落實以文化、教育與藝術弘法,將台中惠中寺發展為中區重要文教中心。二○二四年新惠中寺落成,全新空間與規畫,勢必為弘法事業開創新篇章。



舉重若輕條理清 傳燈宗務顯能量

覺容法師

佛光山傳燈會副會長

台灣台南人,條理清楚,處事舉重若輕。學院畢業後,星雲大師安排至書記室學習,負責記錄師父的行程,感受大師的智慧與慈悲。以星雲大師所說「出家人不能沒有慈悲」,作為修道的方針。後大師培養他擔任傳燈會執行長,負責照顧徒眾與人事調派,為佛光山的全球法師服務結緣,在自利利他中顯發僧伽應有的精神與願力。

爾後擔任宗務堂執行長,深入了解並參與佛光山的組織運作。任職期間,致力於財務規畫、典制推動與訪視工作,尤其是帶領司庫團隊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並協助制定多項典制辦法。此外,親自參與各單位弘法訪視,為佛光山弘法事業奠定穩固的基礎。

二○○七年底,請調至歐洲,展開為期十七年的弘法與建寺歷程。期間,參與歐洲建寺工程小組,完成了維也納佛光山、法國佛光山法華禪寺及巴黎佛光山的建寺工程,並完善歐洲地區制度、任歐洲總住持。依其願力與實踐,常住於二○二四年將其調回到總本山任傳燈會副會長,為人間佛教奠定厚實的修行與弘法能量。



慈善文教勤修道 護法衛教不退轉

黃美華師姑

佛光山文化發行部執行長

黃美華師姑,台灣基隆人。一九八九年,聽到星雲大師提到佛教未來的挑戰:「需要有很多在家眾來護持僧團!」這番開示深深觸動了她,一九九二年佛學院畢業後加入師姑行列。

入道後,黃美華師姑積極投入佛教事業,一九九三年,常住升任她為慈悲基金會執行長,負責慈善救助等事宜。一九九五年,因應高雄縣政府在鳳山設立的「崧鶴樓」老人公寓管理需求,縣長余陳月瑛商之於大師,後派黃美華師姑負責管理,一承諾就是十年。其出色管理與服務獲得高度評價,並獲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的績優獎。

二○○○年,《人間福報》創刊,大師鼓勵她轉任《福報》負責發行業務。八年間,她從南區發行部經理晉升為總經理,深獲大眾認可。而今更秉持大師「傳遞知識,帶動閱讀」的理念,推動佛教文化事業。

師姑始終謙遜,她以在家相弘法,持有修道人的風範,並以實際行動體現佛教精神。大師曾讚揚她「做什麼像什麼」,每一項工作都反映了她對佛教的深厚信念。



深耕三好精神 深化佛教教育價值

覺禹法師

佛光山圓福寺住持

覺禹法師,台灣嘉義人,擁有美國Devr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大學與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自二○○○年出家以來,歷任中華總會副祕書長、中華青年總團副團長、佛光山叢林學院學部主任,現任圓福寺住持,兼任南華大學執行董事、三好體育協會祕書長。

覺禹法師長期致力於嘉義地區的社會服務,每年協助市府舉辦成年禮、新生入學禮及拜師禮,倡議尊師重道的風氣,並推動神明聯誼會促進宗教和諧。於嘉義縣市成立二十餘個讀書會,支持各級學校讀報教育,提升良好品格;設置三部行動書車,服務遍及山區和海邊逾百所小學,並捐助千盞燈獎助學金、舉辦義診,與教育界建立了深厚的連結。

法師不卑不亢,與政府部門保持良好關係,獲得歷任市長的認可。二○一○年曾在嘉義市政府大廳舉辦「星雲大師一筆字展覽」,這是台灣唯一一場由縣市政府主辦之佛教界大師的書法展。二○一六年,嘉義市政府將他評為「地方基層芳草人物代表」,為唯一的宗教界代表,從各級學校、政府機關、體育教育等方面,不斷深化人間佛教的教育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