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唯識學 真正的多采多姿在心 文/許貞慧 |2025.08.10 語音朗讀 1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王致賢圖/王致賢圖/王致賢 文/許貞慧佛光山南台別院七月三十一日舉辦「共生吉祥系列講座」,禮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主講「唯識在人間」,教導眾人的起心動念,都是「外境本空,唯心自鬧」,若能學會化迷為覺,必能轉識成智。「真正的多采多姿在心上」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二十年前對妙南法師說的第一句話,更教導他「面對自己要一無所有,面對眾生要盡其所有」;然而「唯識學」是他出家後深入的專修法門。他認為,「八識心王」這一念心是透過八個識的分工合作,前五識由眼、耳、鼻、舌、身負責對外境蒐集資料,第六意識為虛妄分別的指揮官,第七末那識為自顧自的我執,第八阿賴耶識則收集前世今生的習氣種子,照單全收。佛教經論中深奧的「唯識學派」,又稱為「瑜伽行派(yoga)」,是對「心」的極致剖析,要如何落實於現代生活運用與覺察,妙南法師一一講解說明。他指出,人的一切喜好造作,都由「第六意識」作分別,大師曾說八識的功用,「賴耶幕後主人翁,指派末那做先鋒,心居中樞總指揮,五識活動如追風。」也就是生命如若攀緣外境,用虛妄分別擾亂自心,使得根生柢固的我執做決定,那麼就會一直於習氣中輪迴。妙南法師表示,探討八識要明白自己的心,覺知自我的起心動念,因為每一次的行為,都會留下潛在的勢力,讓種子回薰存放在第八意識,所以身口意的種子聚集,遇緣起現行,成為當下的自己;故凡事都是自作自受、自業自報,人生一念迷,輪迴流轉,一念悟,重生解脫,全在自己的心念上。唯識學派的輪迴觀,掌握在現前身口意的行為,是讓他種子起現行?或是現行薰種子,讓他改變阿賴耶識的累劫記憶,翻轉人生呢?妙南法師說,別人的錯誤是無法懲罰自己的,只因外境是中性的,所以生命中的苦樂是善惡種子起現行,與他人無關。故每個人都要回到心上察覺,凡走過必留痕跡,身口意如何斷習氣,全看如何保任自己的清淨心。牙醫師陳俊良分享,雖無法了知過往累劫,所積存在第八阿賴耶識的內容為何?但明白爾後要心存善念,親近善知識,一切的起心動念,須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為來世作改變。退休老師李清玉提到,累劫的身口意造作,無法打掉重來,但要立願「離惡向善」,以六度四攝法、八正道,行持慈悲喜捨,讓善的種子回薰,多閱讀大師的著作,進而放下執著心,改變自己的生生世世。 前一篇文章 【晨齋語錄】菩薩心 下一篇文章 【人間行者心】服務大眾 帶給我快樂和自信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3【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4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5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6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7《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8【遇見荷】如荷2025.08.05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52025.08.0510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2025.08.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3【人間行者心】服務大眾 帶給我快樂和自信【晨齋語錄】菩薩心【人間行者心】受持戒法 身心最好的金鐘罩人間佛陀 眾生的明燈【紅塵禪煙】彼岸 作者其他文章【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8】 椰子【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7】 椰棗【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6】朱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