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唯識學 真正的多采多姿在心

文/許貞慧 |2025.08.10
143觀看次
字級
圖/王致賢
圖/王致賢
圖/王致賢

文/許貞慧

佛光山南台別院七月三十一日舉辦「共生吉祥系列講座」,禮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主講「唯識在人間」,教導眾人的起心動念,都是「外境本空,唯心自鬧」,若能學會化迷為覺,必能轉識成智。

「真正的多采多姿在心上」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二十年前對妙南法師說的第一句話,更教導他「面對自己要一無所有,面對眾生要盡其所有」;然而「唯識學」是他出家後深入的專修法門。他認為,「八識心王」這一念心是透過八個識的分工合作,前五識由眼、耳、鼻、舌、身負責對外境蒐集資料,第六意識為虛妄分別的指揮官,第七末那識為自顧自的我執,第八阿賴耶識則收集前世今生的習氣種子,照單全收。

佛教經論中深奧的「唯識學派」,又稱為「瑜伽行派(yoga)」,是對「心」的極致剖析,要如何落實於現代生活運用與覺察,妙南法師一一講解說明。他指出,人的一切喜好造作,都由「第六意識」作分別,大師曾說八識的功用,「賴耶幕後主人翁,指派末那做先鋒,心居中樞總指揮,五識活動如追風。」也就是生命如若攀緣外境,用虛妄分別擾亂自心,使得根生柢固的我執做決定,那麼就會一直於習氣中輪迴。

妙南法師表示,探討八識要明白自己的心,覺知自我的起心動念,因為每一次的行為,都會留下潛在的勢力,讓種子回薰存放在第八意識,所以身口意的種子聚集,遇緣起現行,成為當下的自己;故凡事都是自作自受、自業自報,人生一念迷,輪迴流轉,一念悟,重生解脫,全在自己的心念上。

唯識學派的輪迴觀,掌握在現前身口意的行為,是讓他種子起現行?或是現行薰種子,讓他改變阿賴耶識的累劫記憶,翻轉人生呢?妙南法師說,別人的錯誤是無法懲罰自己的,只因外境是中性的,所以生命中的苦樂是善惡種子起現行,與他人無關。故每個人都要回到心上察覺,凡走過必留痕跡,身口意如何斷習氣,全看如何保任自己的清淨心。

牙醫師陳俊良分享,雖無法了知過往累劫,所積存在第八阿賴耶識的內容為何?但明白爾後要心存善念,親近善知識,一切的起心動念,須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為來世作改變。

退休老師李清玉提到,累劫的身口意造作,無法打掉重來,但要立願「離惡向善」,以六度四攝法、八正道,行持慈悲喜捨,讓善的種子回薰,多閱讀大師的著作,進而放下執著心,改變自己的生生世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