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囡仔
除心導管、導尿管,身體裡還會放什麼長長的管子,幫助身體健康運作呢?我們來談談「鼻胃管」吧。
補充營養 考量治療
當生病時,不能由嘴巴吃東西,或是長期無法吞嚥時,醫護人員就會利用鼻胃管灌入食物或藥物,使病人獲得足夠營養及藥物的治療。
具體說,鼻胃管一種透明的細管,經由鼻孔、咽喉、食道,最後到達胃部的管子,那麼你會不會聯想成「插管」呢?其實鼻胃管跟插管是不一樣的事情。「插管」是在緊急狀況下,把人工氣道,經由口腔或鼻腔,穿過喉嚨與聲門,進入氣管深處,所建立的是一個呼吸的通道,稱為「氣管內管置入術」。
醫療考量 個人尊嚴
從醫療的角度來看,鼻胃管對於吞嚥障礙或營養攝取不足者,起重要且恢復的作用,但由於影響臉部外觀,造成實際上不舒服的感受,也讓使用者失去享受美食的樂趣,甚至影響人的尊嚴,因此,並非病患人人都願意接納裝上鼻胃管的處置。
到底該不該裝鼻胃管並沒有一定的答案,或許,我們現在就能想想:如果有一天無法靠嘴巴進食了,我們是不是真的願意裝鼻胃管?這個問題或許也會由我們的家人碰上,我們又該如何為病者的意願與身體考量,找到合適的營養補充方式,讓病者能安心休養且有尊嚴的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