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輿
余先生夫婦是我們大家公認的模範夫妻, 感情之好羨煞不少人。
夫婦倆都七十幾歲了,但還是精神充沛,活動力也很強。余先生退休後,兩人可以說是遊遍千山萬水,更令人讚嘆的是, 不管在國內或國外,他們都是自助旅行,由余先生規畫,余太太就負責民生問題,兩人配合得很好,余太太跟我說,還有媒體曾經採訪過他們呢。
可是,有一天我出門買東西,卻看到余太太一個人在散步,沒看到余先生,這是很少見的。我很好奇,就問余太太,怎麼沒看到余先生?可能是跟我很熟,余太太也不避諱,直接說兩個人吵架了。
她說,因為已離婚的兒子前妻回來跟兒子要錢,余先生覺得先前都已經說好了,所以不用給。但余太太認為,兒子前妻起碼還是孫子的媽媽,現在她有困難,就看在孫子的面上給她些錢吧。兩個人就在到底要不要給錢這事上發生了齟齬。因為余先生絲毫都不肯讓步,這讓余太太很生氣。聽完余太太訴說緣由後,我這個局外人也很難插上話,只能勸余太太,兩個人要說開,可千萬別氣太久。
隔天又看到兩人手牽手一起去買菜,我跟余太太,比個OK手勢,余太太笑著跟我點點頭,並且跟我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子也四十幾歲了,應該可以自己處理前妻的事了,不需他們再來操煩。再說,如果要煩惱兒女的事真的煩不完。
她有一兒一女,兒子離婚後,前妻三不五時就來跟兒子要錢,兒子就會跟他們夫妻講,兒子煩,他們夫妻也煩,但又不能不聽。而女兒遠嫁國外,即便好幾年了,依舊無法適應外國的生活,常打電話回來訴苦,每次夫妻接到女兒的電話,心情都很沉重,但遠水救不了近火,何況丈夫是她自己選的,他們夫妻倆也給了不少建議, 但女兒都說不行。不管是兒子或女兒,他們能做的都做了,所以當聽完孩子的訴苦後,他們都很有默契的不再掛念。
余先生接著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自認已全心全意的照顧,現在孩子大了,就該為自己負責,畢竟他們也會老去,不能當孩子一輩子的靠山。
聽了余先生夫婦的話後,真的覺得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他們若要煩惱真的煩不完,所幸他們選擇放下,放下心才能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