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張藝謀 首談《三體》 設AI小組助力拍攝 文/記者王君璐 |2024.12.15 語音朗讀 5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第四屆「另一顆星球」科幻大會,劉慈欣接受採訪。圖/新華社「建發·三體沉浸式藝術展」入口處的裝置作品——三體戰艦「自然選擇」號模型。圖/新華社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福建廈門揭曉,張藝謀執導的《第二十條》獲最佳故事片獎。 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君璐 電影《三體》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該小說以恢弘的筆觸描繪了地球以外的「三體文明」,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近年來,《三體》多語種版本在全球出版發行。《三體》的視覺化改編已有電視劇、動畫片等多個版本,口碑參差不齊,這也讓各界對電影《三體》高度關注、充滿期待。從一九八四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擔任攝影師算起,張藝謀踏入電影行業整整四十年。懸疑喜劇類、文藝劇情類、古裝動作類、戰爭歷史類……如今年逾七十的張藝謀,始終保持幾乎一年一部的創作速度,不斷拓寬影片類型,但這次電影《三體》改編卻遭到不少質疑。有人說,張藝謀的電影經常探討社會和人性的深層次問題,與《三體》對人類文明和宇宙命運的探討不謀而合。特別是《三體》中人類面對外星文明時的恐懼、好奇與試探,都是他擅長表現的主題。但也有人說:「讓張藝謀拍《三體》,這件事本身就很科幻!」感謝劉慈欣的信任「我們蒐集了各大網站的數十萬條評論,其中三分之二是負面評價。」張藝謀坦言,《三體》內容宏大,故事涉及深邃的宇宙觀和複雜的哲學思考,電影改編挑戰巨大。觀眾的期待和質疑,既是壓力,也是動力。「要想完整呈現《三體》的故事情節,需要拍成系列。目前我只打算拍一部,從哪個點切入,選擇哪些內容呈現,都得反覆推敲。」網路負面評論是否會影響創作熱情?張藝謀堅定地說:「不會。要有平常心,按創作規律來。我很喜歡科幻電影,也一直期待有朝一日能拍一部。特別感謝劉慈欣的信任。」如何拍好這部萬眾期待的科幻大片,張藝謀說首先要修煉內功。「關鍵要調整好心態,通過學習和提高,把自己變成一個更徹底的『科幻迷』,爭取成為『內行人』。」日益成熟的中國大陸電影工業體系也給了張藝謀充足的創作底氣。「科幻電影離不開震撼的視覺呈現,目前中國大陸特效團隊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完全能勝任。難點是找到一名出色的特效總監,把劉慈欣在《三體》中很多富有中國文化特點的想象,用視覺效果呈現出來。」張藝謀透露,雖然特效總監尚未選定,但有關設計工作已在創新開展。「我們精選了一批有幹勁、能創新、熟悉網路新技術和電影行業製作流程的《三體》迷,組成AI小組,目前已工作半年多,採用的AI技術和平台都是『中國製造』、『中國力量』。比如,外星飛船如何呈現?要梳理、學習以往上千部科幻電影和遊戲中的設計。這個過程,AI能幫上大忙。」在張藝謀看來,科幻的外殼下,電影創作的根本還是要「講出好故事」。「我們要利用《三體》在世界範圍的廣泛影響力,通過電影講好中國人的文明觀、價值觀、科幻觀。」張藝謀計畫用四到五年時間完成電影《三體》的攝製,目前還在劇本打磨階段。「打磨劇本的時間會很長,沒那麼簡單。」最近,他查好了北京到山西的火車票。「我和劉慈欣約定,隨時去山西當面請教,希望他別嫌我煩。」愈來愈感覺如履薄冰「市場在變,觀眾的娛樂方式也在變。電影人必須有創新意識,研究市場,努力向觀眾學習。」張藝謀回憶,二○二三年《滿江紅》上映期間,他偷偷拿著秒錶躲進電影院。「我前後看了十幾遍,計算笑聲頻次,總結觀眾笑點,便於精準創作。」掐著秒錶學來的本領,張藝謀「現學現賣」運用到下一部電影中。「拍《第二十條》時,我試著在嚴肅司法題材中引入『雞毛蒜皮』、『油鹽醬醋』等生活化笑點,既不影響作品嚴肅性,又讓故事很接地氣。」「中國銀幕數量、電影產量都有巨大突破。但我發現不少人不再進電影院,轉而關注三、五分鐘的電影解說短影片。」張藝謀說,拍了一輩子電影,現在愈來愈感覺如履薄冰。張藝謀說,要靠寓教於樂的作品把觀眾吸引進電影院。「什麼是好電影,觀眾最有發言權。無論導演想表達多麼深邃的思想,首先要讓觀眾覺得好看,爭取做到娛樂性、藝術性、思想性三性統一。」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民族樂器製作傳承人 努爾東.司馬義 教學原則「嚴」字當頭 下一篇文章 演員陳道明 聚焦當下 腳踏實地創作精品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2025.09.2702基隆潮藝術 18公尺光獸現身2025.09.2803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2025.09.2804依舊青山入眼來2025.09.2805南韓氣候正義示威 臥地抗議2025.09.2806台灣最美風景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送暖2025.09.2707伊拉克通訊展 機器人搶鏡2025.09.2708明年最低工資 漲至29500元 2025.09.2709【海闊天空】一窺雲的故鄉 武界祕境之旅2025.09.2710緬甸寶塔節 上演水上慶典2025.09.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學音樂人】單丹的文學歌詞人生【東台髮繡傳承人】陳伯余 從傳承中走向未來【大豐瓷刻傳承人】陳銀付 一事做極致不枉此生【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 作者其他文章演員陳道明 聚焦當下 腳踏實地創作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