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張藝謀 首談《三體》 設AI小組助力拍攝 文/記者王君璐 |2024.12.15 語音朗讀 4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第四屆「另一顆星球」科幻大會,劉慈欣接受採訪。圖/新華社「建發·三體沉浸式藝術展」入口處的裝置作品——三體戰艦「自然選擇」號模型。圖/新華社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福建廈門揭曉,張藝謀執導的《第二十條》獲最佳故事片獎。 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君璐 電影《三體》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該小說以恢弘的筆觸描繪了地球以外的「三體文明」,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近年來,《三體》多語種版本在全球出版發行。《三體》的視覺化改編已有電視劇、動畫片等多個版本,口碑參差不齊,這也讓各界對電影《三體》高度關注、充滿期待。從一九八四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擔任攝影師算起,張藝謀踏入電影行業整整四十年。懸疑喜劇類、文藝劇情類、古裝動作類、戰爭歷史類……如今年逾七十的張藝謀,始終保持幾乎一年一部的創作速度,不斷拓寬影片類型,但這次電影《三體》改編卻遭到不少質疑。有人說,張藝謀的電影經常探討社會和人性的深層次問題,與《三體》對人類文明和宇宙命運的探討不謀而合。特別是《三體》中人類面對外星文明時的恐懼、好奇與試探,都是他擅長表現的主題。但也有人說:「讓張藝謀拍《三體》,這件事本身就很科幻!」感謝劉慈欣的信任「我們蒐集了各大網站的數十萬條評論,其中三分之二是負面評價。」張藝謀坦言,《三體》內容宏大,故事涉及深邃的宇宙觀和複雜的哲學思考,電影改編挑戰巨大。觀眾的期待和質疑,既是壓力,也是動力。「要想完整呈現《三體》的故事情節,需要拍成系列。目前我只打算拍一部,從哪個點切入,選擇哪些內容呈現,都得反覆推敲。」網路負面評論是否會影響創作熱情?張藝謀堅定地說:「不會。要有平常心,按創作規律來。我很喜歡科幻電影,也一直期待有朝一日能拍一部。特別感謝劉慈欣的信任。」如何拍好這部萬眾期待的科幻大片,張藝謀說首先要修煉內功。「關鍵要調整好心態,通過學習和提高,把自己變成一個更徹底的『科幻迷』,爭取成為『內行人』。」日益成熟的中國大陸電影工業體系也給了張藝謀充足的創作底氣。「科幻電影離不開震撼的視覺呈現,目前中國大陸特效團隊處在世界領先水平,完全能勝任。難點是找到一名出色的特效總監,把劉慈欣在《三體》中很多富有中國文化特點的想象,用視覺效果呈現出來。」張藝謀透露,雖然特效總監尚未選定,但有關設計工作已在創新開展。「我們精選了一批有幹勁、能創新、熟悉網路新技術和電影行業製作流程的《三體》迷,組成AI小組,目前已工作半年多,採用的AI技術和平台都是『中國製造』、『中國力量』。比如,外星飛船如何呈現?要梳理、學習以往上千部科幻電影和遊戲中的設計。這個過程,AI能幫上大忙。」在張藝謀看來,科幻的外殼下,電影創作的根本還是要「講出好故事」。「我們要利用《三體》在世界範圍的廣泛影響力,通過電影講好中國人的文明觀、價值觀、科幻觀。」張藝謀計畫用四到五年時間完成電影《三體》的攝製,目前還在劇本打磨階段。「打磨劇本的時間會很長,沒那麼簡單。」最近,他查好了北京到山西的火車票。「我和劉慈欣約定,隨時去山西當面請教,希望他別嫌我煩。」愈來愈感覺如履薄冰「市場在變,觀眾的娛樂方式也在變。電影人必須有創新意識,研究市場,努力向觀眾學習。」張藝謀回憶,二○二三年《滿江紅》上映期間,他偷偷拿著秒錶躲進電影院。「我前後看了十幾遍,計算笑聲頻次,總結觀眾笑點,便於精準創作。」掐著秒錶學來的本領,張藝謀「現學現賣」運用到下一部電影中。「拍《第二十條》時,我試著在嚴肅司法題材中引入『雞毛蒜皮』、『油鹽醬醋』等生活化笑點,既不影響作品嚴肅性,又讓故事很接地氣。」「中國銀幕數量、電影產量都有巨大突破。但我發現不少人不再進電影院,轉而關注三、五分鐘的電影解說短影片。」張藝謀說,拍了一輩子電影,現在愈來愈感覺如履薄冰。張藝謀說,要靠寓教於樂的作品把觀眾吸引進電影院。「什麼是好電影,觀眾最有發言權。無論導演想表達多麼深邃的思想,首先要讓觀眾覺得好看,爭取做到娛樂性、藝術性、思想性三性統一。」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民族樂器製作傳承人 努爾東.司馬義 教學原則「嚴」字當頭 下一篇文章 演員陳道明 聚焦當下 腳踏實地創作精品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無障礙咖啡集合店創始人】任家熠和「那伽樹咖啡廳」【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 作者其他文章演員陳道明 聚焦當下 腳踏實地創作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