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

文/記者趙鴻宇 |2025.04.20
266觀看次
字級
在滏陽營村「愛心小屋」,陳玉文指導孩子學習。圖/新華社
在滏陽營村「愛心小屋」,陳玉文指導孩子學習。圖/新華社

文/記者趙鴻宇

陳玉文回憶,她的外祖母常為過路旅人備熱飯,父母還設立家庭暴力避救站救助受困婦女,這些鑄就了她「以愛傳家」的人生信念。



「三八婦女節」前後,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滏陽營村的一處農家小院格外熱鬧,不少孩子來到這裡探望他們的「媽媽」陳玉文。

作為磁縣講武城鎮滏陽學校的一名教師,陳玉文已經堅持十六年做留守和困境兒童的「愛心媽媽」。每天放學鈴聲響起,都有一些背著書包的學生來到陳玉文家,踢皮球、丟沙包……普通農家小院裡充滿歡聲笑語。

陳玉文回憶,她的外祖母常為過路旅人備熱飯,父母還設立家庭暴力避救站救助受困婦女,這些鑄就了她「以愛傳家」的人生信念。

照亮灰暗的角落

二○○九年,磁縣婦聯開展「愛心代理媽媽」結對幫扶工作,陳玉文立即報名參加。後經磁縣婦聯介紹,她於當年結識了第一個「孩子」紅紅。

「紅紅自幼失去雙親,晚上睡覺都會顫抖。起初我跟她聊天,她低著頭不說話,只是啪嗒啪嗒掉眼淚。」陳玉文說,「我那時還不知道該怎麼做『愛心媽媽』,只知道怎麼做一個家人應該做的事情。於是我把紅紅接回家,清晨熬她愛喝的小米粥,夜晚入睡前給她講童話故事,周末帶她逛公園、選新衣。」

三個多月後,紅紅放學回來,悄悄從書包裡掏出一枚草編戒指,怯生生說這是送給「媽媽」的禮物,讓陳玉文淚溼衣襟。

紅紅開始變得開朗,也富有愛心。二○一○年玉樹地震,紅紅從自己的生活費裡省下人民幣二百元捐獻給災區。

為了讓更多「紅紅」擁有避風港,在磁縣婦聯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二○一一年陳玉文將自家五間房屋改造成「愛心小屋」,此後這裡成了鎮上留守和困境兒童的另一個「家」。

記者在「愛心小屋」看到,牆上貼滿了孩子們的獎狀,櫃子裡整齊碼放著圖書和筆記本,陳玉文隨手翻開一個,上面記錄著不少孩子告訴她的消息:「媽媽,我的作文在班裡得了第一名。」「媽媽,我交了男朋友,有機會了您幫我看看怎麼樣?」「您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曾經灰暗的角落。」……

用童年療癒人生

過去十六年來,陳玉文陸續幫助了二百多名孩子。如今,這些孩子最大的已經二十多歲,大學畢業並順利參加了工作,最小的還在上幼兒園。

近年來,陳玉文的行為感染和激勵了更多愛心人士加入「愛心媽媽」行列,「愛心小屋」的常駐義工已有五十多人,其中出現了幾位「愛心爸爸」,還有被陳玉文照顧長大的孩子加入到愛心隊伍中。「每個孩子都應該被童年治癒,而非用一生治癒童年。」陳玉文說,未來想繼續擴大「愛心小屋」規模,帶動更多人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