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觀光業發達的國家,對文物古蹟的保護,對自然景觀生態的維護,都是不遺餘力在做。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前言
世界上,如果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能夠把國家治理成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教育普及、文化興盛、民風淳樸、信仰純真、社會安定、治安良好、民生富足的國度,讓人民都能過著安居樂業、幸福無憂的生活,那麼必定能為全世界的人民所欣羨,並且樂於移民。
在佛教裡,「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麼一個普為大眾嚮往、求生的淨土佛國,因為這個國土的教主「阿彌陀佛」,是一個很重視生態環保,很善於建設規畫、很懂得教育人民的管理專家。從《阿彌陀經》的記載可以知道,阿彌陀佛把極樂世界管理得井然有序,建設得無比莊嚴,比起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先進的自由民主國家,都要來得更加適合人居住,所以阿彌陀佛的管理方法,必有足為世間所有領導人學習之處。以下只舉數點略述之。
一、從「自然生態的保護」看阿彌陀佛的管理
現在舉世都在推動環保,說起自然界的環境保護,若說阿彌陀佛是第一流的環保專家,可說當之無愧。根據《阿彌陀經》的描述,極樂世界的自然環境十分優美,不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而且「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甚至「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從這些經文的描寫,可以想見,阿彌陀佛把極樂世界的大自然,規畫得像一座美麗的公園。裡面所種的樹,都是有規畫的,一棵棵、一行行,不但「行樹羅列」,而且樹大而直,經過人工的修剪後,整齊、均勻有層次。可以說,極樂淨土盡是高大華美的七重行樹,而且最重要的是,滿山滿谷,無有一處出現濫砍濫伐的現象。
另外,針對水資源的管理,阿彌陀佛把它規畫成具有「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等八種功能的「八功德水」,而且時時流動、清淨無染,不讓工廠製造的廢水,汙染了水源。在空氣方面,也沒有汽機車排放的黑煙、廢氣,有的只是各色各樣大如車輪的蓮花,在微風徐徐吹動下,處處瀰漫著清新調和的氣息。
除此之外,還有五彩鮮麗的鳥兒飛翔天際,並於「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時時發出悅耳動聽的鳴唱,令聽聞者心意清淨歡喜;以及修道者的梵音、法語互相迴盪,演說著「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佛法,這些都讓聽聞者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可以說,由於阿彌陀佛十分重視大自然的環境保護,所以把極樂淨土管理成一個沒有環境汙染吵雜,沒有生態失衡災變,沒有水火風災及地震之害的淨土國度。正因為阿彌陀佛用心用力把極樂世界治理得極為莊嚴殊美,因此讓娑婆世界的眾生心生嚮往。
這就如同今日舉世之間,凡是觀光業發達的國家,對文物古蹟的保護,對自然景觀生態的維護,都是不遺餘力在做,所以才能吸引無數的各國人士前往旅遊,或是移民到那個國度居住。只是這些比起西方極樂世界來,還是遠遠遜色許多。
先不說人類一直到近代,才懂得要重視環保,才知道要愛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而阿彌陀佛早在十劫以前,就已經對環保問題非常關注,並且大力推動。阿彌陀佛不但是一個有先見之明的環保專家,尤其他對極樂世界的環境保護,做得既全面,而且確實、徹底,所以今日各國的環保局長,以及所有關心或從事環保工作的人,都應該向阿彌陀佛學習。
二、從「居住建築的規畫」看阿彌陀佛的管理
阿彌陀佛不但是偉大的環保專家,也是一個出色的建築設計師,他所建造的極樂世界,都以「黃金鋪地」,而且「七重欄楯,七重羅網」,都是四寶周匝圍繞;乃至「四邊階道」、亭台樓閣等,也都是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可以說,極樂世界的景觀重重疊疊,極盡富麗堂皇,莊嚴美麗;建築的品質,運用的材料,都遠遠超過一般建築師的能量以上。
正因為阿彌陀佛善於營建高品質的居住環境,所以吸引大家前往,希望成為淨土的住民。這就如同現在的社會,員工要就業,也會先去了解環境好壞,工作環境好,大家就會爭相應徵,希望成為這家公司的員工。
其實,以今日時代之進步,科技之發達,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升,大部分人住的是高樓大廈,地面鋪的都是地毯或大理石,實在說,也不亞於極樂世界的黃金鋪地;乃至室內有冷暖氣設備,有瓦斯爐、烤箱、電鍋、冰箱等,一應俱全;甚至水龍頭一開,自來水就源源而來,這一切都讓我們有如生活在極樂世界一樣。
但是極樂世界在建築方面,還是要比人間殊勝許多。一來,極樂世界裡沒有「無殼蝸牛」,也沒有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人人都是「居者有其屋」,所以大家能夠安心自在的修行辦道。
再者,極樂世界裡沒有亂葬崗似的違章建築,只有整齊劃一的七寶樓閣,就如前面提到的,極樂世界的亭台樓閣等所有建築,都是四寶周匝圍繞。因為在阿彌陀佛的建設理念裡,都市的規畫設計要寬闊莊嚴,建築要講究雄偉堂皇,並且要有重重疊疊的美感,還要有七寶彩色的搭配。
從極樂世界美輪美奐,極盡富麗堂皇的建築,可以看出,阿彌陀佛實在是一位善於工程規畫的建築設計師,所以現代老舊社區的重建,也可以參考《阿彌陀經》的建設,規畫出像是極樂淨土般的環境。尤其阿彌陀佛懂得把極樂世界的人民居住問題先處理好,所謂「家齊才能國治」,這是今日人間社會應該要向阿彌陀佛學習與看齊的地方。
今日世界上任何一個經濟強國,都是要先安定內政,進而才能發展經濟,乃至拓展外交。而一個國家的內政要安定,首先要讓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如果居家無安,如何樂業?甚至國家的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項發展,也是先要有硬體建築,然後才能展開各項作為。因此,如何廣建國民住宅,如何做好各項都市發展的建設規畫,都是身為國家領導者應該深思、關注的管理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