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西南】 傣族祭龍神

文/出谷司馬 |2024.12.12
234觀看次
字級

文/出谷司馬

二○二四年歲次甲辰,按生肖算屬於龍年。年初時,我們曾在專欄裡介紹過不少與龍相關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與傳說故事;現在到了年末,我們再來談談流傳在中國西南傣族社群裡的祭龍習俗與故事。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也有十二生肖的概念,至於到底是漢人傳來的觀念,還是西南民族本來就有的習俗,至今仍是眾說紛紜。龍這種傳說中的動物,不但對漢人來說是相當吉祥的,對西南許多民族來說也是如此。

大部分的傣族人信仰「上座部佛教」(又稱為「南傳佛教」或「小乘佛教」),但是在他們的信仰生活裡,仍然多少帶有一些自然崇拜的色彩,龍的信仰也是如此。傣族的村寨有許多和龍相關的習俗,包括他們會在新年的潑水節(傣曆六月,大概是國曆四月左右)時舉辦「賽龍舟」,也有傣族的支系會在村寨中「祭龍」,特別是在紅河一帶的「花腰傣」。

歷史文獻中稱傣族為「擺夷」,一九五○年代民族識別之後才把擺夷定名為「傣」,並且依據他們的居住環境與裝扮,又分為「旱傣」、「水傣」或「花腰傣」。而從花腰傣這個名字不難想見,他們的女性服飾會以花紋豔麗的刺繡作為腰帶裝飾。

花腰傣居住在紅河一帶,不信仰佛教而是以自然崇拜為主,在他們的祭儀當中,就有被稱為「祭龍」或「祭龍樹」的活動。所謂的「龍樹」即是寨神的代表,簡單來說,祭龍樹其實也是花腰傣的祭寨神儀式。花腰傣祭寨神一般每年有兩次,並且大多安排在農曆的二月和六月,除了這兩次比較大型的祭典外,還會有幾次比較小規模的宗教活動。

此外,在信仰佛教的西雙版納傣族地區,也流傳著與龍相關的神話故事,特別是靠水居住的水傣族群。

相傳水傣還沒有定居下來時,他們是沿著江河遷徙,以捕獵河中的魚蝦維生,不過因為江河當中住著蛟龍,對傣族人造成很大的威脅。為了避免被蛟龍所傷,水傣族人會在身上紋身,假裝是蛟龍之子,以避免受到蛟龍的傷害;因此,我們在許多早期水傣族人的身上,都會看到紋身的圖樣。在這個故事裡,我們也看到了水傣族沿著江河過活的歷史記憶,以及紋身圖樣的來由。

除了祭龍樹儀式跟龍子的故事之外,在傣族之間還流傳著「龍女」的故事。一個是說,龍女與太陽神的兒子婚配,而傣族的祖先就是由龍女所生的神蛋孵化出來的;另一個說法則是龍女與凡人結婚生下了神蛋,這個由蛋出生的英雄人物,不但為民除害而且還做了南詔國的駙馬,最後成為傣族的國王。

這個故事,不單單只流傳在西南的傣族地區,就連緬甸也有類似的故事被記錄下來。無論是與太陽神之子婚配或是與凡人結合所生的「蛋生人」,都反映了說故事的人如何把「傣族」視為一個整體,並且讓「龍」的形象成為他們津津樂道的祖源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