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象悼亡〉這則故事,出自古籍《博物誌》。敘述的是一頭大象的情感,讓人感悟到有情眾生的情和愛,不論動物或人,無有差別;甚至動物之間的愛,更甚於人。
從前有個古郡名為日南,是漢朝時即已置設的郡縣。魏晉時期,日南郡號稱「眾國津徑」,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鎮。
有一年,日南郡的官署向朝廷進貢了四頭大象,雌雄各兩頭。四頭大象來到京城後,其中一頭雌象在進貢途中身亡,與此象原為一對夫妻的雄象,因伴侶的死感到非常悲痛。到南海過了一百多天,喪偶的雄象在自己身上塗滿泥土哀悼亡妻,不肯進食。負責照顧牠的官員關心詢問,雄象雖口不能言,卻嗷嗷鳴叫並流下眼淚,神情十分哀傷。
象是聰明又深情的動物,會為伴侶的逝去而感到痛苦。有詩曰:「象中荀粲黯神傷,身辱泥塗肉味忘。宴爾新婚花燭爛,何人迴念舊糟糠!」
這首詩中提到的荀粲是典型的名士,被後世追捧為早期的玄學家。他生於以儒學著稱的荀氏家族,而荀粲卻獨好言道家,主張《詩》、《書》、《禮》、《易》等經典,是聖人們通往大道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糟粕。他娶驃騎將軍曹洪的女兒為妻,夫妻感情甚篤。曹氏在冬日生病發燒,荀粲便至中庭臥冰,之後再以身體緊貼妻子,為她降溫。曹氏死後一年,荀粲便因哀痛而亡,年方二十九歲。
這首詩以荀粲對愛妻的愛,比擬故事中大象對配偶的情深義重,確是感人,令人不禁一掬同情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