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敦煌】佛國淨土 人間萬象 文/本報綜合報導 |2024.12.01 語音朗讀 19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透過敦煌石窟藝術中的古代建築、服飾、樂舞與器皿,可以體會古人所表達的世間百態。 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55窟〈彌勒經變〉,是根據義淨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繪製而成。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76窟「磚石塔」。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148窟〈東方淨土變〉,是描繪東方藥師佛淨土世界的美妙莊嚴。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172窟〈觀無量壽經變〉,雖然描繪西方極樂世界,但呈現的是盛唐的佛教寺院。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36窟「大屋頂窣堵坡」。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331窟「窣堵坡式多寶塔」。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217窟〈西方淨土變〉,是莫高窟具代表性的經變畫之一,表現的是阿彌陀佛的淨土。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31窟「窣堵坡圓肚塔」。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186窟「三門窣堵坡圓塔」。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254窟「捨身飼虎舍利塔 」。圖/微信旃檀精舍 文/本報綜合報導現代人眼中的敦煌石窟是什麼意象?那是神祕的、莊嚴的、遙遠的,但其實也是時尚的、悠揚的、日常的。敦煌石窟是絲綢之路上的民眾、藝術家及佛教徒共同的創作,透過敦煌藝術中的古代建築家具、服飾妝容、樂舞圖案與生活器皿,可以體會其中活潑的生命意識,感受古人所表達的世間百態。敦煌壁畫中保存許多建築圖像,它不但給人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更以其豐富且相對精確的細節刻畫,彌補了學界對中國古代建築認知的空白。西方淨土變 莫高窟第217窟建於盛唐(712~766年),北壁經變畫中的建築,是初、盛唐建築畫的重要分水嶺。〈西方淨土變〉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經變畫之一,表現的是阿彌陀佛淨土。正中是佛及菩薩、天人侍從所在的蓮池與露台。中軸線上有前後佛殿,前殿兩側有樓、閣、台、碑閣各一座,後殿建於平座上,佛殿兩側有迴廊圍繞,呈環抱之勢,寺院後部的突出部分,成為「凸」字形布局,使迴廊產生曲折變化,增加寺院平面的進深,體現出匠意巧思。東方淨土變 莫高窟第148窟建於盛唐,這幅經變畫依據《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繪製,描繪東方淨土世界的美妙莊嚴。藥師佛是「淨琉璃世界」的教主。這幅經變畫,宏偉開闊的寺院空間容納了豐富的建築形像。庭院中部有一個大型露台,前面布置著五個大小錯落的小露台。中軸線上有五開間大殿,左右兩側橫向展開十八間迴廊,大殿及迴廊前,月台寬闊,眾多的佛與菩薩、侍從等漫步其間,迴廊之後是殿宇。觀無量壽經變 莫高窟第172窟建於盛唐,在西方極樂世界,這所華美庭院的正中央,阿彌陀佛端坐在雕闌寶台上集會說法,台前七座平台虛凌於七寶蓮池之上。這組建築高低錯落,參差有序,雖然是唐人想像中的西方極樂世界,但描繪呈現的是盛唐時期的佛教寺院。 彌勒經變 莫高窟第55窟建於宋(960~1279年)。此幅〈彌勒經變〉是根據義淨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繪製而成,畫面上部是須彌山與其頂上華麗輝煌的天宮,天宮分為三座院落,每座院落內有二層樓閣,中間院落樓閣頂層內端坐彌勒菩薩說法,樓閣內繪有眾多赴會的佛與菩薩,象徵彌勒上生世界。敦煌石窟塔寺建築佛教東傳過程中,早期佛教建築形制充分體現印度、中亞與中原的文化交融。莫高窟壁畫描繪的許多奇特建築形像,已成為歷史見證,並為漢傳佛教塔寺相關建築形式留下許多珍貴資料。捨身飼虎舍利塔 莫高窟第254窟建於北魏(386~534年),是三重樓閣式舍利塔,塔剎部分有並列的三寶珠,表示佛教的「佛、法、僧」三寶,這是北魏壁畫中佛塔的特徵。重樓形式為漢地傳統,簷下門旁的多立克柱式源自印度,受希臘化影響。窣堵坡式多寶塔 莫高窟第331窟建於初唐(618~712年),疊澀而成的塔座上是覆鉢形中空的塔身,整座塔裝飾華麗。多寶塔形式多樣,變化多在塔身部分,覆鉢之上是須彌座式的平頭,八重相輪上有寶蓋及寶珠。窣堵坡圓肚塔 莫高窟第31窟建於盛唐。圓肚形塔身坐落在覆蓮之上,即為塔基,塔身正面開門。塔頂上以五重相輪及仰月寶珠作結。塔的造型與後來大量出現的喇嘛塔有一定傳承關係。三門窣堵坡圓塔莫高窟第186窟建於中唐(766~835年)。覆蓮上磚砌圓形台基,其上建覆鉢形塔身,塔剎直接起於覆鉢。屋簷形式的相輪,層層收束,簷下懸掛鐸鈴,最上層飾以寶蓋與火焰寶珠。大屋頂窣堵坡莫高窟第36窟建於五代(907~960年)。在蓮花中有一小覆鉢,四角攢尖的大屋頂蓋在覆鉢上,屋頂中間是相輪塔剎,頂端有傘蓋與寶珠,兩邊懸掛鏈與鐸。磚石塔 莫高窟第76窟建於宋代。這座壁畫中的塔身下有須彌座,塔前榜題上畫一法輪,兩側各畫一頭鹿,表示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說法時,初轉法輪的場景。 前一篇文章 【佛法藝術】玄奘大師經像弘法 下一篇文章 【佛陀舍利】法門寺密教藝術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七寶之首】佛像貼金 功德殊勝【福慧具足】佛教財神 廣施聖財【藝術弘法】花見華蓋 菩薩微笑 作者其他文章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創意蔬食料理 好吃又營養融入大自然 礦石能量療癒身心【福慧具足】佛教財神 廣施聖財常保幽默 健康又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