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見佛】大雄寶蓋 佛陀拈花

文/嚴慕容 |2025.06.29
184觀看次
字級
克孜爾石窟38窟《撰集百緣經》卷7「寶蓋供佛緣」,佛頂花蓋與採寶弟子供養華蓋共現。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洛埃洛拉石窟第32號耆那教窟「騎象護法神」,般德叉迦夜叉王為鬼子母夫。圖/莊建勤臨摹石雕
洛拉石窟第32號耆那教窟,騎獅護法神「鬼子母」。七葉樹果「花蓋」,為表教理與子息生生不息之義。圖/莊建勤臨摹石雕
克孜爾石123窟主室正壁龕外左右端壁思惟菩薩蓮花花蓋與蓮散花瓣。圖/郭峰臨摹壁畫
克孜爾石窟第 163窟「善愛乾闥婆王及其眷屬」頭頂花蓋。圖/郭峰臨摹壁畫彩繪
西夏時期,莫高窟97窟與榆林窟第2窟佛窟花蓋與珠寶瓔珞的共組型態。 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埃洛拉(ELLORA)12佛教窟過去七佛,七佛頂皆為具體代表花蓋。 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文/嚴慕容

華,花也。「花蓋」與「華蓋」、「寶蓋」皆為同稱。「華蓋」偏重抽象、永恆的莊嚴象徵,在佛典經文中,範圍更深廣;「花蓋」則特指以鮮花聚成之蓋,強調具體形態與無常之喻。「花蓋」在經典中的種類與形態極豐富,隨佛陀說法場景、供養情境、菩薩神通變現的不同而展現多樣形式與佛法義理。

《大寶積經》卷十六:菩薩若夢中得蓋,是初地七地見,佛所持,多艱難不為所屈,彼於說法人不應起惡意,如是清淨。若見花蓋是初地,若見花及蓋是三地,除魔業不勤精進。《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卷一:時兜率天宮有五大神……第二大神名曰花德,身雨眾花彌覆宮牆,化成花蓋,一一花蓋百千幢幡以為導引。

因花微笑 見佛花開

天竺

佛教、印度教、耆那教是源於南亞古印度的三大宗教。傳統儀式、藝術與象徵符號中廣泛可見。但在用途、象徵意義及花種類上,存在差異。

印度教:神聖、王權象徵,多見於神像、祭祀、帝王儀仗;佛教:智慧、慈悲、法力庇護、出離世俗,多見於佛像、菩薩像、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普覆宇宙象徵;耆那教:聖潔、解脫、受敬仰,多見於祖師像、寺廟壁畫、宗教儀式核心象徵。

印度教:神力與宇宙秩序;佛教:法輪與智慧庇護;耆那教:解脫與萬物不害原則藝術表現。

印度教:石窟(如埃洛拉)常見花蓋石雕;佛教:花蓋融合蓮花與飛天等伴生元素;耆那教:手稿插畫以幾何花蓋象徵聖殿。

支那

西域新疆:相較於傘蓋形式的華蓋,龜茲石窟花蓋為數眾多,為主要華蓋呈現方式。

分為三種風格:一、龜茲風格亦分成第一種、第二種印度—伊朗風格;二、唐代漢風,同時與龜茲風格壁並存;三、回鶻漢風風格,龜茲風格亦清晰可見受到印度印度教與耆那教石刻雕塑影響,呈現相似度極高的樣貌。

中原敦煌:敦煌石窟中的華蓋,多為平面壁畫型態,依年代元素、圖騰、型制等,花蓋與纏枝卷草花葉蓋較印度與新疆區已逐漸減少,轉換成幔蓋、圓傘蓋、覆蓮傘蓋等型態。

絲路石窟 花蓋盛綻

依據佛教傳承脈絡,絲路上的花蓋,依據絲路溯源,由這些昂然偉立的石窟寺,嶄露其歷史應證的芳華。現今,藉由實地田野研調,將花蓋脈絡,一一分析、比對、梳理。因系統龐大,僅以中、印幾座重點石窟寺做代表,並以圖像說明。

印度

阿姜塔(AJANTA石窟 ):全佛教石窟,共29座完成石窟,第9窟大殿門口,左右佛頂出現由蓮花組成的花蓋龕形。

埃洛拉(ELLORA)石窟:為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組成,共34座石窟。花蓋出現在第12窟佛教窟的過去七佛,中央正廳釋迦摩尼佛右側—七尊如來,全部閉目入定,雙手結法界禪定印,象徵在禪定的涅槃世界。

過去七佛頂為其代表之具象石雕花蓋:「毗婆尸佛」曼陀羅華,清淨智慧,莊嚴淨土;「毗舍佉佛」曼殊沙華,慈悲與智慧;「僧伽吒佛」多迦羅華,珍稀殊勝,功德圓滿;「迦葉佛」 波樓沙華,富足與法喜;「拘留孫佛」輸婆摩那華,法財富足與福德;「迦旃延佛」樓遮摩那華,光明與智慧;「釋迦牟尼佛」天優鉢羅華,智慧清淨、涅槃寂靜。

埃洛拉石窟第32窟:耆那教石窟入口左側騎獅護法神,左手抱童為鬼子母。頭頂七葉樹果「花蓋」,為表教理與子息生生不息之義。

右側騎象護法神為般德叉迦夜叉王,鬼子母夫,為財神。頭頂雞蛋「花蓋」,雞蛋花盛亦快凋,美麗而短暫,示現「色即是空、無常無我」的象徵與孕育希望、復活和新生的寓意。與鬼子母花蓋和融共現。

新疆

高昌古國:柏孜克里克25窟交腳菩薩頂花蓋、柏孜克里克33窟北壁本行經變、勝金口石窟西區五號窟,皆出現以蓮花、牡丹、菊科為主的花蓋。

龜茲古國:龜茲風格 唐代漢風、回鶻漢風中花蓋在菱形格本身與佛傳構圖中,在佛頂花蓋展現數量繁多、例舉數窟克孜爾38窟寶蓋供佛緣(華蓋與花蓋共現)、123窟思惟菩薩、175窟樹下誕生等之重點代表「花蓋」。

敦煌

莫高窟石窟、榆林石窟:進入中原,花蓋形式為主的華蓋,在石窟寺中,漸漸稀少,轉換為富麗堂皇的複層蓮蓋、傘蓋、縵蓋等形態。西夏時期,莫高窟97窟與榆林窟第2窟佛頂花蓋都有少數花蓋展現,與珠寶瓔珞的共組,更增加其富麗之姿。

六花五樹 功德圓滿

《華嚴經》等大乘經典中「花蓋」種類繁多,結合材質、形態、功能等分類後,可看出背後所蘊含的法義極為廣博。佛教「六花五樹」是佛教中的術語,描述佛國淨土中莊嚴美麗的環境,也象徵佛法的德性與智慧。「花蓋」既是物質供養的外相,也寓意內在功德的圓滿,同時是佛菩薩說法、教化、莊嚴佛土的重要象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