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友太子入海取如意珠 |2025.07.13 語音朗讀 11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善友太子遇難,流落屬國,淪為乞兒。圖/微信旃檀精舍善友太子廣施救濟人民,因倉廩不足,而入海求寶珠。圖/微信旃檀精舍壁畫中可以看到一幕幕的宋代民間生活場景,遊人觀魚、婦人織布、航船等。圖/微信旃檀精舍善友太子眼盲後四處流浪,因天性敦厚,得神牛相助而復明。圖/微信旃檀精舍 文/本報綜合報導 位於山西晉城的高平開化寺,始建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年),是僅存的北宋時期佛教殿堂壁畫的完整遺存。畫中人物眾多、細節精采,繪製技法細膩高超。壁畫以佛教經變故事為核心,分東、西、北三壁展開,題材主要取自《華嚴經》、《大方便佛報恩經》等經典,透過六十一個場景、五百餘人物,將佛法教義與宋代市井生活巧妙結合。經變善巧說法壁畫題材從北涼開始出現佛教經變故事,為了讓一般百姓理解佛經,必須依靠視覺與聽覺,因此佛經具有高度故事化的特點。這些經變故事被繪製在牆上,畫面配合現場的高僧說法,讓民眾在故事裡得到感動從而對身心產生影響,能夠自覺地行善,改邪歸正,修心養性。開化寺西壁完整且精采地展現了《善友太子入海取如意珠》的故事。「善友太子本生」故事來源出自《大方便佛報恩經‧惡友品》,講述佛陀前世為善友太子時,因愍念眾生行利他布施而遭弟弟惡友迫害,最終以德報怨的故事。〈善友王子入海取如意珠〉壁畫是一個充滿智慧與哲理的故事,不僅告訴人們行善積德的重要,也啟示人性慈悲和信念的力量。壁畫人物場景高平開化寺壁畫以「太子觀耕」、「觀織」、「布施」、「刺目」、「牛王舔目」等場景為核心,細緻描繪宋代農耕、紡織工具,如織布機、農具,兼具宗教教化與世俗寫實。宗教意義上強調「慈悲布施」與「以德報怨」的菩薩行,暗喻人性善惡的較量與修行者對瞋恨的超越。(一)太子四觀與悲憫:善友太子巡遊見百姓耕種屠魚之苦,悲憫眾生,決意開國庫布施,耗盡財寶後選擇入海尋摩尼寶珠濟世。(二)兄弟同行與背叛:惡友王子嫉妒兄長,隨行出海。善友歷經險阻取得寶珠後,惡友刺瞎其雙目奪珠,謊稱其為遇害。(三)落難與重生:善友流落異國,得牧人救助,後以琴藝打動公主,結為夫妻。因公主誓言感動天,太子一目復明,最終攜妻歸國。(四)因果報應與救贖:惡友受良心譴責交出寶珠,善友以寶珠降下衣食珍寶普濟眾生,兄弟和解。佛教因果故事〈善友王子入海取如意珠〉講述善友太子為了救度眾生,不畏艱辛,入海取回如意珠的故事。善友太子本是佛陀的前世,心地善良,慈悲為懷。 為了救度受苦的眾生,當得知海中有顆如意珠,能滿足眾生的一切願望,便決心入海取寶。從善友太子出生到觀四事,乃至出海求寶歷經磨難到安然返回造福眾生,圖像場面多、面積大,故事性強,密而不亂,雖處同一平面卻有立體感。整體畫面高度寫實,比〈清明上河圖〉的難度還大,尤其是世俗面向與經變故事的交融,表現得非常出色。在入海取寶的過程中,善友太子經歷重重險阻,遭遇各種妖魔鬼怪的阻撓,卻毫不退縮,最終憑藉著堅定的信念與慈悲的力量,戰勝困難,取得如意珠。這個故事體現善友太子為救度眾生而捨己為人的菩薩道修行,以及「慈悲利他」的精神,正是佛教「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 前一篇文章 千年古寺 藏壁畫清明上河圖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一筆字 書法字源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3【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詩】走過康橋2025.09.1107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8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9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韓承寶華 禎佛遊化【梵華寶蓋】佛門聖瑞 法義玄微觀自在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字源最美微笑佛造像佛笑有五因緣 放五色光加持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