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一元
耳朵的作用,負責接收、轉換與傳送聲波,聲音從外界進入耳朵,訊息經過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腦幹,最終到達大腦的聽覺皮質,這中間經過了多次的能量轉換與增強作用,最後由大腦進行音源、音量、內容等判斷後,我們接收到聲音,並聽懂別人的談話。
外耳集音後,聲波沿著外耳道直至鼓膜,帶動中耳的3塊聽小骨,分別是錘骨、砧骨及鐙骨。聲音由外耳傳到中耳後,透過耳膜與聽小骨的傳導機制,可將聲音能量放大,跟著引起鼓膜振動。
鐙骨是聽小骨中最小的一塊,直接連著位於內耳略外側的前庭窗,所以,鐙骨的活動會使前庭窗跟著振動,此振動再經由內耳傳給結構精緻、形似蝸牛的耳蝸。在內耳,許多毛細胞的纖毛隨耳蝸內液體的波動而彎曲,產生神經脈衝。脈衝沿著聽神經傳到聽覺中樞,經過分析與整合,神經脈動就變成我們所聽到的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