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思維
1
美第家電創辦人張麗蘭過去全力打拚事業,卻忽略照顧身體,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與小中風接連找上門,才驚覺不能再忽視健康。她從飲食控制、運動鍛鍊開始,學習關心、照顧自己的身體。2024年後成功逆轉慢性病,BMI從32的中度肥胖,降到現在26,她還完成一人獨遊歐洲43天、橫跨6大湖7大山的壯舉。張麗蘭說:
「生命只要願意改變,永遠不嫌遲。」
2
饒舌歌手黃立堯(Gummy B)憑《大嘻哈時代2》中的《安泰》一曲爆紅,被譽為饒舌界新星。然而,舞台下的他常被情緒壓抑所困,其生活與創作遠比外界想像艱難,曾有8成時間想放棄,僅靠著靈光乍現的片刻堅持下去。但憑著這股對夢想不甘放手信念,成為他持續進化的動力,促使他創作出許多扣人心弦的歌曲。黃立堯證明:
「創作路上沒有年少有為,只有不願放棄的自己。」
3
中國大陸武漢的幼兒園音樂老師黃瓊,原本只是習慣在抖音上分享教學側錄的片段,沒想到一首《挖呀挖呀挖》讓她在短短十天內爆紅。面對突如其來的百萬粉絲與謠言攻擊,她曾選擇停更、旅行沉澱,但她始終沒有忘記初心,日後鼓起勇氣開啟直播,並透過音樂教育擴大影響力,讓孩子在音樂和遊戲中快樂學習。黃瓊認為:
「面對任何困難問題的時候,就堅強勇敢地去面對吧。」
4
張子霽擁有台灣大學會計與經濟學位雙主修學位,曾任職於安侯建業(KPMG)與跨國外商,擁有穩定且令人稱羨的職涯開端。然而熱愛音樂的他,在20多歲時毅然選擇留職停薪,給自己一年時間實踐音樂夢。靠著教學與創作,他成功從財會專業跨足音樂,更成為多位知名歌手的音樂總監與合作夥伴。張子霽認為:
「從『心』出發,不僅能走得更遠,也能走得踏實、走得快樂。」
5
楊文對在員林客運駕駛已近24年,座右銘是「把客人當自己家人」。從小家境清寒,半工半讀長大的他,深知一趟安心的「回家路」有多重要,他更堅信微不足道的幫助,可以讓公車與乘客間的連結多一份特殊的情感;即使歷經轉職、經濟壓力、生計負擔,他依然默默操穩方向盤,繼續守護每位乘客的歸途。楊文對表示:
「不是每個努力都會被看見,但善良永遠不會走錯方向。」
6
香港鋼琴家沈靖韜自小學習古典鋼琴,培養出堅實技藝。成長過程中,他逐漸將音樂視為情感出口,轉而投入作曲與即興創作。旅居英國期間,他接觸多元音樂文化,從爵士到實驗聲響,激發他融和東西方元素的靈感。今年,他以29歲之齡登上美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金獎寶座,成為首位奪此榮耀的香港琴家。沈靖韜認為:
「愛好與熱情,是藝術進步的動力。」
7
88歲的瓊.亞歷山大(Joan Alexander)是今年美國緬因州大學的畢業生,1959年就讀該校時,她因意外懷孕不被允許實習,從而無法獲得學位。但她沒有放棄,一邊撫養4個女兒,一邊在幼兒園擔任全職助理。60年後,女兒替她聯繫母校,學校也認定她的學齡前教學經驗符合畢業標準,終於補上這段人生缺口。瓊說:
「人生最美的學位,是你為自己堅持到最後的那一刻。」
8
來自南韓的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宋美娜,今年擔任國際畢業生的致詞代表,她從小在家境拮据中長大,高中時曾因無力負擔學費,幾度放棄升學夢。她的父母卻始終堅信語言能改變命運,早早讓她學中文。大學4年,她在異鄉自力更生、勤奮打拚,還成為偏鄉義工。畢業這天,所有的辛苦都變成了最亮眼的注解。宋美娜相信:
「困境不是終點,而是轉彎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