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小智只是口語能力未發展出來,對人、事物、情境的轉換無法快速理解。而他的眼神成熟,心智發展是符合甚至超出年齡的。我想,提早告知並解釋情境的轉換,應該可以減少他對陌生人事物的焦慮情緒。
很多內在差異落差很大的孩子,縱使認知能力不錯,因許多其他能力的發展落後,導致跟不上同年齡孩子在普通班的學習進度,大多還是會安置在特教班。
今天是我第一次見到安置在特教班的小智,他躲在老師背後,不願意和我正面接觸。我拿出他這個年齡理應愛不釋手的玩具,也無法吸引他的好奇心與注意力,橫豎就是不看我一眼,縱使被老師強制抱著,還是一找到機會就想逃跑,離我愈遠愈好。老師只能先口述小智的背景資料讓我了解。
小智剛入小一,是沒有口語能力的自閉症孩子。和人缺少眼神接觸,不會模仿動作,而且很難與陌生人建立關係。我不死心,看著小智機靈閃躲的雙眼,仍希望能測試一下他與人互動的反應與能力。
在老師半威脅半利誘下,我面對面問小智會不會學兔子跳?並示範給他看。當我這隻兔子跳得正起勁,小智不給面子的把臉埋進老師的胸口。我正想找台階下的時候,老師遞來了「梯子」,同時也讓小智覺得有面子。老師說:「袁老師,告訴您喔,小智可厲害哪,他會輸入注音符號打字,和我用ipad『聊天對話』喔。」
為了能更了解小智多一些,以便建立好關係,我只能請老師當我和小智中間的翻譯官,先確認一下,他為什麼想逃避服務諮詢的原因。
小智先是打字表示:「我要單獨和老師聊天,別人不要在這兒啦。」此時我見識到小智真的可以打字輸入來表達自己意見,這實在是很大的優勢,也是很棒的窗口。於是,我像是個局外人,把臉轉過去,好讓師生倆有單獨對話的空間。
沒過多久,老師向我公布了小智剛才的內心世界:「治療師是誰?是不認識的阿姨。我怕是壞人,雖然知道兔子是什麼,但是只和認識的老師祕密溝通。」
後面又加了一句:「小花很可愛」(同學媽媽剛好帶幾個月大的妹妹小花來班上)原來,小智的內心世界是這麼豐富,我可是看扁他,讓他不開心了呢。
小智只是口語能力未發展出來,對人、事物、情境的轉換無法快速理解。而他的眼神成熟,心智發展是符合甚至超出年齡的。我想,提早告知並解釋情境的轉換,應該可減少他對陌生人事物的焦慮情緒。
我應該一開始就要好好的向他正式自我介紹,告訴他這堂課,我會和他一起做什麼事,及做這些事的目的,是要協助他在學校學得更好,和同學相處得更為融洽。
於是,我從頭開始再走一遍流程。我告訴小智,我是一學期來幫他上課一次的職能治療老師,好讓他認識我這個奇怪陌生的阿姨,減少他的防衛心與焦慮。然後解釋,等一下我們要上課的具體內容包含的項目:模仿動作、模仿表情、口腔動作練習,希望經過這些練習之後,小智能知道怎麼透過模仿,學會運用自己口腔肌肉來練習發出聲音,表達自己的需要,和他人對話。
這回,小智沒有躲在老師身後,乖乖地在原地沒有排斥,也願意聽我說。陌生的阿姨原來不是壞人,轉身變成了認識的袁老師。
既然是認識的「老師」,小智的配合度也提升了。我們一起模仿兔子的耳朵、大象的鼻子,還有青蛙跳,以及模仿貓咪喵喵嗚與狗狗汪汪叫,雖然很多模仿的能力,小智還是做不到,但是我感受到了他的努力。
原來,是我少了自我介紹。
「預先告知減少焦慮,尊重孩子看不見的內在能力。」謝謝小智,我又從學生身上學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