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練習題】教養的智慧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2025.04.29
173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在孩子用一個個理由想把你拐去別的方向時,別急著生氣。其實,那是他正在學習「怎麼跟人互動」、「怎麼面對後果」、「怎麼表達需求」。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又溫柔地陪著他。



我們常常用「轉移注意力」這一招,來幫助自己或孩子從情緒風暴中脫困。像是孩子哭鬧時,帶他看看窗外的車子,或者大人自己心情低落時,聽聽喜歡的音樂,讓腦袋暫時喘口氣。這些方法真的很好用,也能讓情緒慢慢降溫。但說也奇妙,這招若是用過頭,變成孩子反過來對付我們,那可就麻煩了。

「妳可以買衣服,我為什麼不能買玩具?」孩子站在玩具區,兩眼發亮,滿心期待地說出這句話。妳說:「今天不買」,他立刻反問:「那妳剛剛不是也買衣服了?」

此時妳開始解釋:「媽媽的衣服是工作需要,你的玩具是娛樂,不一樣喔。」但愈講好像愈陷入他設下的陷阱裡,主角從「孩子今天可不可以買玩具」,變成「媽媽買衣服合不合理」,整個討論偏了方向。

★轉移焦點,是孩子的小伎倆,也是自我保護

孩子其實很會觀察大人,他知道什麼話一講,大人就會立刻心軟;也知道用什麼理由,能躲過即將來臨的責備。像是吃飯慢吞吞,催了三次,他突然說:「我肚子好痛喔……」我們立刻從「請專心吃飯」跳到「你是不是不舒服?」接著開始倒溫水、摸肚子、安慰他,結果飯沒吃,時間也過了半小時。

孩子知道,一說肚子痛,媽媽就不會生氣。這不是壞,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尤其當他們擔心自己「做錯了」會被罵,就更容易用轉移話題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不是要和孩子比高招,而是要幫助他學會:「人生裡有些事,真的沒辦法跳過,只能一步一步來。」

一、先穩住自己的角色與立場

當孩子開始拋出「你可以我為什麼不行」的問題時,我們可以說:「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我也會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今天我們說好了,不買。」這樣一來,我們沒有否定孩子的想要,也沒有被迫解釋自己買衣服的正當性,更重要的是,主導權回到大人手上。

二、每個議題都是獨立事件

當孩子說肚子痛或情緒反應突然很大,我們可以溫柔但堅定地說:「我們等一下來處理肚子痛的事,現在先把剛剛的事情做完。」這麼做,是讓孩子知道,逃避沒有用,每一件事都該被負責任地面對。如果他真的不舒服,當然要處理,但我們也得練習分辨:這是生理上的需要,還是情緒上的小策略?

三、重新檢視我們的教養反應

孩子總想轉移話題,也可能是他怕被罵、怕我們生氣。我們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平常我們對錯誤的反應太快、太重,讓孩子只想閃避,而不願承擔?如果我們能夠用穩定、平靜的語氣說:「你做錯沒關係,錯誤可以修正。」孩子自然就比較不會想逃跑,而願意一步步地處理問題。

★教養,不是快狠準,而是慢柔穩

在孩子用一個個理由想把你拐去別的方向時,別急著生氣。其實,那是他正在學習「怎麼跟人互動」、「怎麼面對後果」、「怎麼表達需求」。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又溫柔地陪著他,把原本該完成的事做完,再進入下一個主題。

孩子從我們這裡學到的,不只是規則,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事情一件一件來,不能靠轉移逃避,但我知道,有人會陪著我一起面對。這,是我們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

生活練習題

下次當孩子說:「你可以,我為什麼不行?」請先深呼吸,笑著想一想:這一刻,要回應的是他背後的情緒,還是那句話本身?試著把焦點拉回來,穩穩地陪他把一件事做完。

你會發現,孩子漸漸也會學到,不是每個「現在不要面對」的時刻,都能僥倖地靠聰明話術帶過。你不被帶走的那一刻,就是他學習自我穩定的開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