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光筆記】《森林裡的資本主義者》 創造貼近心靈的豐饒生活 文/廖淑儀 |2024.10.13 語音朗讀 6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森林裡的資本主義者:在現代社會邊緣,找回簡單完整的人生》圖/先覺出版提供 圖/123RF 圖/123RF 文/廖淑儀畢業於南韓首爾大學的作者朴慧胤,擁有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曾經和先生過著所謂的精英生活,筋疲力竭的兩人下定決心,一家四口搬到美國鄉下的森林裡過日子,重新尋找豐饒生活的可能性。這是一本平凡人(作者自稱)快樂做自己的生活哲學之書。或許就是因為平凡和快樂才打動我吧!沒有想要達成的偉大夢想,讀了很多書也沒有想貢獻什麼,甚至也很容易就放棄已經積累起來的技藝和知識,這樣的人大概是比廢材還不知如何找到歸屬吧!就在偶爾小覷自己的生活中,適時地遇見這本《森林中的資本主義者》,心底居然起了共鳴:真的可以這樣生活與思考嗎?宇宙與生命的緊密連結一邊讀,一邊不禁反芻起自己當下的生活,如果我不怎麼快樂,又是發生了什麼事?答案其實是行動。作者朴慧胤是在美國生活的韓國人,擁有博士學位,結了婚擁有兩個子女。但她和先生卻選擇了放棄正職工作,搬到美國鄉下的森林裡生活,只因為不想要「邊忍耐邊做的生產和快樂的消費」,而是「做快樂生產的工作」。在許多激勵或安撫人心的言論裡,「做自己」最重要的前提是「真正地」知道自己要什麼,因為確切摸索過方向或目標,可以義無反顧地往前邁進。然而,作者朴慧胤說,他們只有一個簡單的夢想,就是「不為健康和錢承受嚴重的不幸」,以及簡單的動機——「只要過著舒適的日常生活就好」,就搬進森林裡了。對作者朴慧胤來說,讓她下決定的動機是「方向」,而非「意義」。意義反而是邊做邊觀察出來的。為了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她賣麵包,但重點是放在創作與販賣麵包帶來的樂趣,而非金錢收益,所以,她一周只販賣二天,每天營業五個小時,這樣的麵包量不需要增添大型烘焙設備,在不隨意增加物資設備的狀態下,就能單純的享受生產的快樂。他們一開始也想過開闢有機農場,自給自足,但實際投入生活的狀況後,很快地決定放棄經營農場,而採取更原始的採集生活。而且只有無聊時才去採集,額外的收穫是讓自己無形中感受到與宇宙生命一體的緊密連結。創造豐饒不只一種方式「做自己」的另一個方向,牽涉到如何在認知自己的處境下採取行動,找到與生活平衡的方式。正如題目所揭示的「資本主義」,朴慧胤非常清楚自己是活在什麼樣的體制之下,也精確的認知到在資本主義下的自由與限制是什麼。例如資本主義體制最重要的是財產私有制,也就是能自由地選擇生產方式賺取利潤,而她偏偏選擇了利潤(金錢)少的那部分,以有限的勞力換取最大的快樂。而面對資本主義中最大的誘餌——欲望,她選擇的方式不是壓制,反而是「放縱生活,看看我想要做什麼」,她忠於那些來自身上的欲望,例如花了二、三個月每天吃各種義大利冰淇淋,只為了想了解冰淇淋,而不是要成就什麼。在不把金錢當作目標的價值觀裡,他們因地制宜創造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後留下的是適合自己的東西。創造豐饒不是只有一種方式,朴慧胤邊走邊調整的生活實驗,極有韻味創造了生產與快樂生活之間的平衡。這種付諸行動的生命力,似乎真正能為人帶來深刻的改變。不只是生存的方式,看待生命與人生的方式也轉變了。在最後一章「變透明時才看得到的東西」,朴慧胤敘述了自己和家人相處,看待他人和自己的方式。例如傾聽,因為傾聽的這一刻時間逝去了就不可能重現,所以「那一刻是我們相愛的一刻,也是死亡的一刻」;她也思考了寬容他人、和他人連結、投降於自己深刻欲望,以及挖掘自己內在真實想法的議題「對孩子生氣是在滿足自己的快感」。在我看來,那樣的深刻思考,是需要在長期的沉澱裡觀察自己、剝除自己的防衛,才能真正觀察到的。雖然作者朴慧胤宣稱她只是一切忠於自我,但從她的生活實驗中,從她對當下所擁有的事物感受到富饒而快樂的生活中,卻實實在在刺激了我們,原來在現代社會裡,我們都可以擁有貼近自己、選擇不同生命樣貌的自由。 前一篇文章 【書頁微光】《中年之路》 開啟重新省視人生的機會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城市的顏值》 發現與欣賞城市之美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瀾光筆記】《宛如阿修羅》透視家庭的溫暖與憂傷【圖文書】《販賣幸福的鴿子先生》 錢買得到幸福嗎?【瀾光筆記】《千年鬼》 生命無常與永恆陪伴【圖文書2《愛花的牛》】永遠的和平使者費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