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佛教的財富觀 4-3

文/星雲大師 |2024.10.03
518觀看次
字級
圖/游智光

文/星雲大師

三、佛教發財的方法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下從佛教裡的發財方法,提出六點來說明,其中前三點是一般世間所共有的發財方法,後三點是佛教發財的方法。

(一)勤勞

俗云:「黃金隨潮水流來,你也要提早把它撈起來。」中國流傳著一個故事:老祖母去世了,交代兒女說,我們葡萄園裡的地底下,埋了許多黃金。他的兒女就天天到葡萄架下去挖去找,雖然黃金沒找到,不過葡萄架上卻結滿了纍纍的果實。

所以說,我的雙手勞動,辛勤奮發賺錢,雙手就是我的財富;我的雙腿勤於走路,開發財源,雙腿就是我的財富。財富是落在勤勞人的手裡,不勤勞,妄想得到財富是不可能的。

(二)節儉

節儉可以得到財富。節儉並非專指金錢上的節儉,浪費時間等於浪費生命,若能愛惜時間,節儉時間,時間就是財富;不濫用感情,懂得適度節制,就會擁有感情的財富;生活上的物欲也要節儉,對於物質的需求,不奢侈浪費,就能累積財富。

總之,人生的福報是有限的,銀行再多的存款,終有用盡的時候,平日應留一點在那裡,以備不時之需。

(三)寬厚

說話寬厚,會獲得人緣,人緣就是財富;待人寬厚,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就是財富;處世寬厚,會得到很多方便,方便就是財富。我們交友寬厚,處世寬厚,所謂居心仁厚,就會獲得富貴。「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這不但是中國儒家做人處事的方法,也是佛教發財的方法。

(四)信心

過去佛光山在中國電視公司,每星期四晚上十點十五分,製作一個《信心門》節目。開頭就說「信心門裡有無盡的寶藏」,你有信心,財富就在你的心裡。我們不但對宗教的信仰要有信心,對事業,對道德都要具有信心,對於凡是淨化的、善美的、慈善的事情,即使是受了委屈,也不退失信心。

(五)結緣

結緣是發財最好的方法。我對你寒暄、問好,口說好話,就是語言的結緣;和人點頭微笑示好,也是和人結緣;你不認識路,我帶你去,和你結個緣;遇到了困難,我來幫你的忙,更是結了個緣。這個世間上要有緣才能生存,有很多人他做事方便,是因為他結的緣很多。佛法講因緣,宇宙萬有所以存在,就是由於「因緣」。我們要發財、要生存,「結緣」非常的重要。

(六)布施

有人會懷疑:布施既是給人,給人又怎能發財呢?其實我們應該了解,布施如播種,你不布施,怎能有收成?佛教告訴我們,做功德就如種田,這塊福田一個叫悲田,一個叫敬田。以慈悲心救濟貧苦大眾,叫做「悲田」;對於長輩、師長、父母、國家,盡忠盡孝,叫做「敬田」,在敬田、悲田裡面播種都會有收成的。

佛教有托鉢制度,「鉢」就是一塊「田」,能多少投到鉢裡,種一點福田,就能一收百、千收萬,成長無限的果實。現在所種的種子,未來勢必能為佛教、社會做許多教育、文化、慈善種種事業。

另外,佛教也有所謂「七聖財」。這七種聖財是指:信仰、精進、持戒、聞法、喜捨、智慧、慚愧。聖者們安住於般若禪定的財富裡,他們擁有法喜禪悅的財富享受,他們懷著慚愧慈悲的財富願力,他們享用無盡的「七聖財」。

四、怎樣處理財富

我們有錢還不夠,怎樣運用財富,更是主要的課題。你如何處理你的財富呢?在《雜阿含經》裡有一首偈語:「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撫於貧乏。」現在引伸這個道理,將財富分成十分來處理:



十分之四──經營事業

十分之三──家庭生活

十分之二──儲蓄應需

十分之一──作福功德



在《大寶積經》中告訴我們財富處理的方法,以波斯匿王為例,他的財富已經不須為生活計算,他處理的方法是把它分作三分:



三分之一──用來供養宗教

三分之一──用來救濟貧窮

三分之一──奉獻國家作為資源



在《涅槃經》中,財富的處理方法,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分法:



四分之一──供養父母妻子

四分之一──補助僕傭屬下

四分之一──施給親屬朋友

四分之一──奉事國家沙門

五、佛教認可的財富

世間上,人為財死的例子,不勝枚舉。其實,財富不要完全從金錢上去看,人生應該追求的,除了金錢以外,還有更多的財富。有些財富是佛教認可的,有些財富是佛教不認可的,什麼是佛教認可的財富呢?

(一)身體的健康

健康的身體是我們的財富。夢窗國師說:「知足第一富,無病第一貴,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俗語也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了很多錢,身體不健康,吃也吃不下,玩也沒力氣玩,財富又有何意義呢?我們寧可沒有錢,不能沒有健康。所以說,健康的身體是佛教認可的財富。

(二)生活的如意

雖然有錢,可是煩惱多,生活不如意、不順心,心裡感到不愉快,有錢也形同破銅爛鐵一樣,那不是真正的富有。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生活若能稱心如意,那也是非常具有意義的人生。怎麼生活才能如意呢?感恩和知足是最好的妙方,所以夢窗國師說知足第一富。

(三)前程的順利

人生,在坎坷不平的命運裡奮鬥,固然也是有意義、有力量的人生,但是終究不若前程順利的人生,更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業。如果想要前程順利,就不得不注意人際間的善因善緣了。一個人能夠有好的因緣,則前途充滿光明與希望,前程一順利,自然就是最大的財富了。(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