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氣喘每年在全球造成超過45萬人死亡,台灣平均每5名氣喘患者中就有一人控制不佳。醫師指出,許多患者不曉得自己是否有氣喘症狀,久咳不癒、輾轉就醫才確診。氣喘若放任不處理,恐造成氣道反覆腫脹與重塑,影響呼吸及生命安全。
前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暨北醫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郭漢彬表示,氣喘主要以外因性(第二型)氣喘為居多,因外來過敏原如塵蟎、動物、菌、花粉等誘發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氣道收縮、分泌物增加等,進而出現如「喘、悶、咳」等現象。
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廖信閔指出,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影響全台200萬人,然診間觀察,過去有許多患者不曉得自己是否有氣喘症狀,久咳不癒、輾轉就醫才確診。「若放任不處理,恐造成氣道反覆腫脹與重塑,影響呼吸及生命安全。」
郭漢彬建議,若民眾有類似症狀,應及早進行相關血液檢測,確認急性過敏免疫球蛋白E(IgE)對各別過敏原的濃度是否過高,找出真正造成氣喘的主因。他表示,目前氣喘治療除了口服藥、吸入型類固醇等,也有更精準的生物製劑,從源頭阻斷發炎反應。民眾若出現久咳不癒、胸悶與喘鳴聲等類似氣喘症狀,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時序即將進入秋冬換季,廖信閔提醒,有疑似氣喘症狀或過敏性體質的民眾應提高警覺,做好防護準備,如佩戴口罩、減少暴露於空氣中的致敏因素。